English

博谈杂议

2007-12-1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第20期《〈周易〉在我们生活中》

杨庆中先生的演讲,使我对《周易》有了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和领悟。玄妙而神秘的《周易》,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周易》对我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

响,我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也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乃至还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

每个时代一定会有其适合的思想和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比以往的任何一个社会都“善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要为这样一个多变的社会找到适合的思想,以变化为主旨的《周易》一定能给我们诸多的启发,其阴阳变化的观点对我们正确理解现代文明也将会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周易》所蕴涵的思想和智慧在今天闪烁着时代的光芒。这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之所以能长存于世,在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因此,今天我们确实应该学习《周易》,而且不能只学其外皮,更重要的是学习周易思想的精髓,并将其作为新时代的引领思想。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延续不断,生生不息,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承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但是,我们因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易学研究在一些实际应用上趋向于神秘主义,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继续研究和解读《周易》,发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并将其思想体系完整、准确地整理出来,给予现代人可以接受的合理解读,是现代《周易》研究者的最紧迫的任务。

解放军驻辽宁丹东某部李祥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说实在的,“周易”一词,我是从中学时代的课本中才最早接触到的。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周易》属于迷信书籍,因为经常有人打着“周易某某会”的幌子到我单位,见到人不是“算前世”就是“看今生”,颇感乏味与无聊。所以对《周易》一书的内容很少涉猎。

而今拜读了杨庆中教授的大作《<周易>在我们生活中》,彻底改变了我对《周易》原来的看法:《周易》不是封建迷信,并不像“洪水猛兽”般可怕,而是一门地地道道的学问。用杨教授的话说:“《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周易》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课书;《周易》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特别是杨教授用历史典故来阐明《周易》的生活智慧和生命智慧两个层面,顿时令枯燥无味的内容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令我眼界大开。信矣,《周易》确实在我们生活中,且与我们的一切息息相关!

河南省濮阳县梁星毯

第19期《中华传统文化当代意义三人谈》

光明讲坛刊载了叶朗、杨叔子、李肇星等三人谈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拜读之后,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可以说是帮助我们理清了一些浑沌的思想。这些,让我联想到我们这里正在举办的一个干部讲坛,让领导干部登上讲台以演讲的形式探讨一些当前干部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其中,就人探讨“如何培训城市精神,提升社会文明”的问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当然需要共有的精神家园。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不同的文化沉淀,是否可以在整个民族精神的大框架之内提炼出更符合地方特色的“城市精神”的表述?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同时,如果对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和群众的文化需求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进而归纳出某种精神品质,后期该以何种载体,以何形式让这种“城市精神”感召人、凝聚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直是我们困惑的问题。盼光明讲坛后期能对此多作一些探讨。江西省湖口县王玉初

最近看到科学家马克・林纳斯写了一部关于全球变暖造成危害的著作,列出了气温上升1-6℃的种种恶果。特别是看到“气温升5-6℃,绿树长到南北极,95%的物种绝迹”的内容时,我感到格外震惊。联想到近几年有关全球逐渐变暖的报道,心中甚感忧虑,难道我们的“地球村”真的面临一场像史前大灭绝一样的灾难吗?现在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更是一直不遗余力地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李肇星先生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对外交往》谈道:“中国本着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颁发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确立了201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的目标。”十七大报告又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保护好我们的“地球村”确实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大洲的事情,而是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责任。河南省濮阳县民政局梁星毯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一个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品格的民族,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我们通过深入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努力提高民族凝聚力。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宣扬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宣传和弘扬科学创新精神,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总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逐步形成并发展的优良传统,又需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并要不断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吸纳时代精神,从而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解放军驻辽宁丹东某部李祥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