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嫦娥”英雄团队是怎样造就的

2007-12-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林英 我有话说

编者按

12月1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喜庆热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这里隆重召开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和突出贡献单位代表的发言铿锵有力。本报组织记者分别采访了参

加工程组织实施、研制、建设、试验、科学应用的同志,今天集中刊出报道,以此表达我们对“嫦娥一号”英雄们的崇高敬意。

12月12日上午,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马兴瑞心潮澎湃。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他已参与组织过数十次宇航发射、成功地将数十颗卫星送入太空,“但这次不一样,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能够把个人的命运融入共和国的航天伟业,并在其中担纲重要角色,在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上留下足迹,这是所有航天人一生的光荣与骄傲。

迎接大挑战不漏小细节

叶培建,中国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2月12日的大会上,他登台发言。

2003年,月球探测工程正式启动。面对一个从未探索过的领域,已经在业界享有相当声誉的叶培建再次接受了挑战。

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充分的数据去参考,没有试验星,要实现“精确变轨,绕月飞行,首飞成功,一年寿命”的探测工程目标,叶培建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短短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月食问题、轨道设计、卫星热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创新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造了中国航天器研制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从方案阶段的论证到研发与技术攻关,从初样星到正样星,叶培建重视基础质量,严抓工作规范。他要求“嫦娥一号”卫星研制队伍对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拉网式的、从最小单元开始的复查复审,反思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

一天下午,科技人员用地面电给卫星作加电测试。突然间,电源控制器指针开始晃动了一下,从正常的五伏电压变成了十几伏。这个小小的变化引起了电总体组研制人员的警觉,过高的电压会一瞬间烧毁卫星。“是地面设备的问题,还是卫星的问题?”叶培建带领研制人员先检查地面设备。一次,二次……一直查到深夜两点,地面设备还是显示没有问题。正当大家担心是卫星的问题时,一个年轻同志恰好从仪器边走过,无意中触动了电缆,电脑显示屏上的曲线竟然奇迹般上扬了,这说明设备接触有疑点。

一节节的电路查过去,一根根的电线排除掉,问题的根源终于浮出水面――一个地面设备的插座接触不良。工作并没有就此打住。他们一遍遍地模拟接触不良的情况和恢复正常的状态,充分证明问题只是由这个小小插座接触不良引起的,这才罢手。

此时,终于能够停下来松口气了,检测人员在试验台边铺块海绵就睡着了,而60多岁的叶培建院士,此时也就地和大家躺在了一起。窗外,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对航天人来说,一个近似平常的夜晚过去了。

激情与梦想都付与太空

孙泽洲,“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他与绕月探测工程的缘分正式开始于2001年。那一年,工程进入了为期3年的可行性论证阶段;那一年,也正是孙泽洲的而立之年。

孙泽洲参与了绕月探测工程的前期论证,并负责星载测控系统论证工作。约38万公里的地月距离,导致星地无线信号的衰减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高20倍以上,对现有的星载测控分系统来说,研制有相当大的难度。

肩负着领导的信任和大家的期望,孙泽洲不分昼夜地与数据和资料打起了交道。他积极主动地与专家进行沟通,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拦路虎,让论证得以顺利进行。后期论证阶段,工作向工程层面转化,孙泽洲及时转变了工作思路,重点关注工程系统中各大系统间的接口问题,保证了工作有效平稳地进行。

2003年,在各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嫦娥”工程方案基本确定,孙泽洲由于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出色的协调能力,开始协助叶培建负责卫星总体技术管理工作。

从总体角度出发,协调各个分系统,保证总体优化,是孙泽洲工作中的一个关键任务。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卫星的重量分配,不同于近地卫星,“嫦娥一号”卫星的资源有限,要求干重(不含推进剂)1150公斤。如何能够“克克计较”地控制住卫星的总重量,只有两条出路:一方面,对每个设备的重量都要精打细算;另一方面,要进行系统优化。

“嫦娥一号”卫星进入初样阶段后,各种在生产原理样机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当时所有的电性测试,孙泽洲基本都到现场,组织设计师解决出现的问题。综合测试共涉及100多台设备、23类软件,这项工作一直进行了一年才完成。这段时期,孙泽洲忙得分身乏术。虽然会因高负荷运转而疲惫,但孙泽洲却从未有懈怠。他说,没有结果的累是最累的,累而有成,就感觉欣慰!

第三代人才成长起来

饶炜,“嫦娥一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

36岁的小伙子,面对记者的采访,腼腆得说不出话来。介绍起“嫦娥一号”,他滔滔不绝,清晰到位。

作为卫星总体系统的主任设计师,饶炜不仅要负责总体设计、接口控制和研制规划等方面的工作,还参与了型号的技术状态控制、技术协调和问题处理等工作。工作网不但涉及到所有分系统,还包括协调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绕月探测工程其他四大系统的工作,工作的复杂性与难度可想而知。

要操作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盘”,就要对卫星的每一个部分都十分了解。饶炜对“嫦娥一号”卫星的了解和具体工作远超过了他负责的工作范畴,他对卫星每个设备的位置、状态和功能都很了熟于心,似乎“嫦娥一号”卫星在他的大脑里早已组装过百遍千遍,人称“一本活的卫星手册”。

对常人来说,月食是一种值得观赏的天文现象。但对需要太阳能供电的“嫦娥一号”卫星来说,月食却是一种生死考验。“嫦娥一号”进入太空后,能源主要来源于两翼的太阳帆板电池,在月食期间探测器的太阳帆板得不到太阳光,能源供应就会中断。

针对这个问题,饶炜组织相关人员查阅资料,反复论证,吃透了月食过程的光照、热环境等对整星的种种影响,终于制定出了针对月食环境特点的单机试验条件和整星试验项目、要求的完整试验方案。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加班加点那是家常便饭。饶炜说,这时候苦的不是身体,而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心里无边无涯的焦虑,就好像在黑夜沼泽里行进的人,生怕忽略了任何一点点问题。

正如叶培建院士所说,在月球探测工程中,年轻一代挑了大梁,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代人才已经成长起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