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原大地震留下的大奇观、大财富

2007-12-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庄电一 我有话说

12月16日,是海原大地震87周年纪念日。这场发生在1920年的灾难,死亡20多万人,释放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如今,岁月的流逝虽然磨灭了无数痕迹,但海原大地震仍有幸存者在世;地震留下的珍贵遗迹,仍随处可见;地震记

忆形成的“地震文化”,还在当地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延续……

惊天动地的“环球大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6分,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天灾,突然降临到海原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地震导致一个个山体滑坡、易位。滑坡的山体,吞没了村庄,填平了沟壑,拥堵了河道,摧毁了建筑……地震幸存者惊呼:山走了!

跟山同时走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乡亲。当时宁夏的人们居住条件很差,多数人居住在抗震能力极差的窑洞和土坯房中。地震发生后,原来的海原县城,除一座钟楼和一孔极矮小的土坯拱窑外,其余建筑物都被夷为平地,就连城墙也大半塌毁。有的村庄竟被山体滑坡整个吞没。

海原县地震局局长刘刚心中永远忘不了那段伤痛:地震夺去了他曾祖父、大爷、二爷、姑奶四条生命。他的曾祖母怀抱他当时只有一岁的祖父,幸免于难。跟记者一同到海原县老家采访的宁夏社科院副研究员刘伟告诉记者,在海原大地震中,他家有5人遇难,只留下祖父兄弟俩。

地震后,灾民便在临时搭起的棚子里,用手和其他简陋的工具碾磨粮场上尚未来得及脱粒的粮食充饥。海原县西安乡下小河村97岁的幸存者曹昌文说:“那时,白天黑夜哭声不断……”

由于遇难者太多,无法一人一墓,因此有很多都是合葬墓,有的墓穴竟掩埋了七具遗体。在海原县县城边上,有一个占地近200亩的“万人坟”,安葬的就是地震遇难者。

这就是20世纪发生在我国的最大的地震,震级达到8.5级、震中裂度达到12度,波及2万多平方公里,50多个县都有人在地震中丧生。这也是人类有记录以来三次大地震之一(另两次为智利、墨西哥大地震)。

据测算,海原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投放了1000多颗原子弹、2.2亿吨TNT炸药,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地震发生后,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上海英国领事馆的所有钟表立即停摆,上海市民则看到自家吊灯在频频晃动,越南河内天文馆也有明显反应,就连洛杉矶也有震感。全世界有96个地震台测到并记录了这次大地震。

大地震后,海原一带的余震一直持续到1923年9月,有感地震达到50多次,其中五级以上地震就有6次。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交通困难、路途危险,人们没能深入到重灾区,所以也没有搞清地震的震中在哪里,因此便笼统地称之为“甘肃大地震”(当时海原县归甘肃省管辖)。直到1921年4月15日,受当时的内务、教育、农商三部委委派,翁文灏等一行6人离京进入震区考察,历时4个月,才向外界发布了震灾的详细情况,明确指出:震中区应该在灾害更重的海原,但并未确定震中的准确位置。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郭增建等6位专家组成地震预报考察队,经过详细勘察,确定震中在海原县的干盐池至西安州之间。此后,才将“甘肃大地震”、“六盘山大地震”改称为“海原大地震”。

独特生动的地震文化

80多年后,有关海原大地震的传说和奇闻逸事,还在当地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甚至形成了独特的“地震文化”:

地震时,海原县西安州农民张学军的曾祖父正抱着张学军年幼的祖父坐在炕上,情急之下,他的曾祖父把他的祖父塞到炕上的小桌下。结果,他的曾祖父遇难,他的祖父却幸存下来。从此,这个小桌便成为他家的“圣物”,被供在高处,年年举行纪念活动。

地震时,有一个农村妇女怀抱婴儿坐在炕上,一阵地动山摇之后,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阵冷风吹来,她抬头一看,看见的是满天星斗,不知房顶被掀到什么地方去了。

地震时,有两个盐贩贩盐住进海原县西安州一家小旅馆,被倒塌的土墙掩埋。地震几天后,他俩被店主从泥土中挖出。店主要向他俩收取7天的住宿费,他俩一脸迷茫:“我们只住了一个晚上,怎么要收7天的钱?”他俩竟不知道自己已在泥土中睡了多久了。

地震时,有一支骆驼商队途经海原县干盐池,刚巧碰上地震,大地裂开一道裂缝,整个商队连人带骆驼全部坠入其中。很快,裂缝又合上了,商队无一生还。几十年以后,竟有人到此挖掘、寻宝。

……

这些传说,有的与事实毫无差别,有的则可能加进了一些演绎甚至虚构的成分。

当地许多人都保留了一份与地震有关的记忆。有的虽然不是亲历,但也是从祖辈、父辈那里传下来的,因而是真实可靠的。

每年快到12月16日,都有来自陕西、甘肃、青海以及宁夏其他地方的人远道而来,到海原县县城外的“万人坟”和其他地方祭奠。其中,到“万人坟”祭奠最多时竟在千人以上。对这刻骨铭心的日子,回族人称之为“纪难日”,汉族人则叫“劫难日”。由于地震,海原县形成了全国绝无仅有的民俗。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在晚上睡觉前要在室内放上一把铁锹,以备不时之需。

地震后形成的生动、奇异、深厚的“地震文化”,在广阔的大地上延续着。

独一无二的地震遗迹

与地震文化一起遗留至今的,还有许多难得一见的地震遗迹。

海原大地震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在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一条长达237公里,跨越宁夏、甘肃几个县的断裂带。?飞机从空中鸟瞰,断裂带更为明显。而山体滑坡的遗迹,更是历历在目。许多山体就像被利斧劈过一样,一大半仍留在原地,一小半却分离出去、滑向低洼处。记者最近在海原县采访时,海原县地震局的负责人就带记者观看了李俊镇的大滑坡。这个滑坡,从徐家沟到蒿内全长2公里,山体向前推移了1公里,滑坡的泥土有1亿立方米。滑坡堵住了水沟,形成了面积约有1000亩的李俊湖。

像李俊湖这样,由于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在海原县还有许多。而在与之相邻的西吉县,这样的堰塞湖竟有4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党家岔堰塞湖竟有190万平方米水面,蓄水总量则达到1100万立方米,有十余种鱼和近十种珍禽赖以生存。因为它是由地震形成的湖泊,已在十多年前被人正式改名为“震湖”了。

海原大地震,造成大地扭曲、错位,将部分高地变低,也将部分洼地变高。人们顺着断裂带行走,变得比较方便,慢慢地竟走出了一条条小路。因为是在大地震摇出来的路,当地人便形象地称之为“摇路”。

在海原县干盐池一带,大地在震后出现严重错位,位移在4―11米之间。其中,最明显的标记就是田埂的错位。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可以看到十几条这样错位的田埂。现在仍可以看到五六条错位田埂。

当然,海原县县城边上的“万人坟”,也是一处重要的地震遗迹。刘刚、刘伟的曾祖父及其他在地震中遇难的亲人就葬在那里。如今,那里虽然只有一个个矮得快与地面拉平的小土包,但200亩的面积、上万人的规模,还是让身临其境的现代人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位于海原县西安镇哨马营的一株约有500年寿命的古柳。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棵立于洪水冲沟中的古柳,底部被分作两处,已呈枯朽、衰败之态,而上部却枝繁叶茂,冠盖如云。中空的树干,足可以藏匿一人。原来,大地震左旋错动形成的错位,正好从古柳中间穿过,将古柳劈成了两半。但经过类似“五马分尸”的“酷刑”之后,这棵古柳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成为研究地震的活标本。

海原大地震,是一个大灾难,但也并非无功可表。在李俊镇,记者走上滑坡,看见上面不仅有很深的裂缝、洞穴,而且有白花花的矿石裸露出来,不断有车进山将这些矿石运走。原来,这里有品相很好的石膏,这里的石膏储量竟居宁夏首位!但是,在1920年之前,人们对此却一无所知。是一场山崩地裂的大地震,抖出了地球的“五脏六腹”,暴露出这些深埋的石膏,也“露了富”。记者看到,山坡上竖起了“马儿山石膏矿”等好几个牌子。然而,为了保护山体滑坡景观和石膏资源,这里的石膏是禁止乱采滥挖的,海原县政府已经下达了禁令,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联合整治。

可资利用的独特资源

刘刚告诉记者,海原大地震在我国近代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当时的北洋政府中央地质调查所,在震后立即决定建立我国第一个地震台;科学考察组第一次进行地震现场考察;提交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地震科学考察报告;绘制了我国第一份震区裂度等震线图;在比利时召开的世界万国地质大会上,中国学者第一次站到世界讲台上宣读与海原大地震有关的论文。

尽管全球每年都要发生许多破坏性地震,但像海原大地震这样留下丰富地质遗迹的还极为少见,而具有重要科学考察价值的则更少。刘刚对记者说:“海原大地震的地质遗迹,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垄断性。”宁夏地震局负责人也认为,海原地震断裂带,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研究和利用价值最高的地震遗迹,是一部“活教材”。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不断有各地的科研人员前来考察。

今年7月18日至8月12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及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和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海原成功地进行了古地震槽探研究。在干盐池的盐湖上,他们开挖了一个长10米、宽4米、深4米的探槽,揭露了丰富的地震破裂现象:探槽中的韵律性、面状分布地层十分清晰。通过这些分析,专业人员发现,在此前6000年,海原一带曾发生过6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每千年一次大震。

海原大地震的日子,已被宁夏地震局列为地震纪念日。2006年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批准建立“海原地震地质公园”。在此基础上,他们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地震遗迹遗址,并决定兴建“海原地震博物馆”,使之成为全国最大、功能最全的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并把它打造成海原的标志性建筑和对外交流的名片。

地震,是无法改变的自然现象;地震灾害,却可以通过科学预报和有效预防、积极救护而大大减轻。有关人员对记者说,现在,还有许多人对地震没有正确认识,缺乏防震、救护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兴建地震博物馆,通过科学考察、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大力普及地震及防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照片说明:上图为地震滑坡遗迹。下图为哨马营被地震撕裂的古柳。本文照片均为本报记者庄电一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