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广东边防官兵巧护“南海Ⅰ号”

2007-12-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马云龙、宋海亮、彭智 我有话说

本报阳江12月22日电今天上午,“南海I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专用沉箱顺利全身露出水面。全程担负警戒保卫任务的广东阳江边防支队和海警三支队的官兵们亲眼目睹国宝出水,备感自豪。

“南海I号”位于广东阳东县东平镇东南东帆石附近海域,作为满载稀世“宝物”的宋代商船,一旦成功出水,对

于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神秘面纱有极大作用,而其船上所载的数万件宋代珍贵文物,带给世人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影响力将不亚于秦始皇兵马俑。早在1987年夏天“南海I号”就已被发现,但在2003年国家有关方面向外界披露有关信息之前,“南海I号”的一切还是个秘密。而保卫好这个古沉船的安全重任就落在了刚刚组建的广东阳江边防支队身上。

由于“南海I号”沉船所在海域渔船民作业活动较多,这就为官兵们值勤和驱散各类船只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刚开始的时候,官兵们使尽浑身解数,费劲口舌,甚至有时还要连拖带求才能将附近的渔船民劝离。在一次值勤过程中,官兵们说了半天,嘴皮子都快磨破了,都没有将一艘渔船劝走,船主一直不停在问:“凭什么不让我们打渔?”就在这个时候一名战士突然脱口而出:“这里有打仗时留下的炸弹!”渔船上的人一听,马上开船就跑。

从那以后,东平一带很多渔民记得,他们驾船经过距东平渔港东南约20海里的一片海域时,边防的官兵就会驾艇赶过来,礼貌地说:海底有二战时期某国军队当年扔下的炸弹,捕鱼很危险,请马上离开。16年里,官兵不断重复这个“经典”的理由,劝说不知情的渔民离开“南海I号”海域,防止拖网、抛锚对沉船造成损害。在群众面前说了“谎”,官兵们心存不安,但大家相信,渔民们将来知道真情后会谅解的。

2003年,“南海I号”对外公布,阳江边防支队加大了巡逻密度,还组建了一支海上机动分队,抽调东平边防派出所警力与公边44701艇官兵联动,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出警处理。20年来,阳江边防支队官兵在海面和陆地上联合组成的铜墙铁壁式的警戒守卫,确保了古沉船的绝对安全。据统计,仅从2005年以来,阳江边防就累计出动警力2700余人次,船艇270多艘次,往返航程9900余海里,劝阻、带离进入警戒海域的可疑船只90余艘。

据阳江边防支队负责人介绍,“南海I号”沉箱出水后,阳江边防支队官兵担负的任务更重了。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古沉船从打捞现场直到被拖运到“新家”水晶宫,阳江边防支队和广东海警三支队的官兵将进一步加强警戒,确保国宝万无一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