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起点上的奖励

2007-12-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我有话说

2007年12月28日,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又一次站在了“中国青年科技奖”的舞台,代表曾经获奖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一诉心曲。他说:“也许中国青年科技奖对所有获奖者来说不算是最高的奖项、也不算是份量最重的奖项。但是,中国青年科技奖作为我们科学探索起点上的奖励,饱含了党和国家对我国青年科技工作者

成长的厚望和重托,它的启迪与激励作用在我们一生中都是最重要的、都是分量最重的。”

成长的激励

1992年谢和平获奖时,还只是个普通的年轻教师,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刚刚起步。今天,他已经当选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他的科学研究从一个设想,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新领域,并进一步扩展到了一个大的学科,在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界处于领先地位。

谢和平说:“回想我从事科学探索的历程,正是中国青年科技奖在起步时给予我的奖励,使我时刻铭记党和国家对我成长的关怀和鞭策,才使我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了百折不挠、不畏艰辛的毅力,更使我有了敢为人先、立志创新的动力和压力,也才有了我今天所取得的这些成绩。”

在中国青年科技奖设立以来的20年间,共有998名青年科学家获奖。如今,他们中的80%已成为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其中,22名获奖者当选两院院士;100名获奖者承担着863、973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00名获奖者担任大学校长和研究院(所)长等职务;50多名获奖者担任国家重点骨干企业负责人。还有一些获奖者在有关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

谢和平感慨地说:“感恩与回报之心已经成为我们科学探索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我们时时刻刻以它来激励自己用奋斗、探索所取得的点滴成绩来回报党和国家的培养。”

青年强则国家强

赞美青年,人们从不吝啬美好的语言。因为青年是未来和希望――青年强则国家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是我国创新文化建设的开拓者和践行者。中国青年科技奖不仅是奖励,更是激励和引导,把党和国家所提倡的科学精神辐射到广大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中。

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说:“中国青年科技奖是一项崇高的荣誉,是深受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仰慕和引以为荣的奖项。”谢和平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都有自己的国家,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更要增强党的观念、国家的观念。”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介绍说,全国31个省区市将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将组织部分历届获奖者,围绕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人才成长、普及科技创新成果等在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举办获奖者成果和事迹报告会。科协还将组织开展“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状况调查”专题研究,总结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在推动形成有利于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体制和机制方面发挥的作用。

弘扬先进文化的责任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担任了几届青年科技奖的评委,他说:“每当翻阅参评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业绩材料时,我常常被他们奋力攻关的精神和取得的成绩所感动,真切感受到我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迅速成长。”

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他提出了三点希望。

首先要立志高远,勇于创新。他说:“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年是先锋,科技青年更是责无旁贷。”其次,要踏踏实实做学问,努力成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他解释说,所谓“高素质”,既包括科技素质,更包括品德素质。他认为,我国科技界急需共同努力,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远离浮躁和急功近利。他说:“须知,科技史上的重大成就,多来自非功利的追求。选择崇高、严于律己、谦虚谨慎、诚信协作、严谨治学、唯真求实,有了这些才会有高水平的创新。”第三,要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不仅在于发展先进的生产力,还在于弘扬先进的文化。他建议青年科技工作者要着眼于国家和民族长远的健康发展,自觉地把这个责任担在肩上。

今年的颁奖已落下帷幕,但科学发展、技术创新不会就此止步。我国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正用自己的青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谱写着凯歌!(本报北京12月29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