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没有被社会遗忘

2008-01-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丁淑华(下岗女工) 我有话说

我是一个下岗女工,回想下岗十年来的生活,我感到,下岗并不可怕,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并不是孤单无依的。

1997年,我下岗了。当时,我身体不好,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患糖尿病的丈夫

和正上学的儿子。离开奋斗了20年的工作岗位,想到从此不会再有人“管”我了,就像天塌下来一样。是亲友的安慰、社会对下岗职工再创业的鼓励,让我鼓起生活的勇气,摸索尝试手工编织。

我从来没有手工编织的经验,只有自己琢磨,凑了28元买了一斤丝线,用三天编了7个小装饰包,一下子在市场上卖了70多元!这不仅是我下岗后的第一笔收入,而且还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这双巧手。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随着顾客越来越多,我想到了妇女姐妹的娘家――妇联,在妇联的积极帮助下,我开了第一家店。就是这次,让我与妇联结缘。

然而,2003年天津城市改造,在搬迁的忙乱中,我怎么也没想到会把一个装着我所有编织资料、客户信息和几年积蓄的箱子丢了。我真的绝望了。“为嘛不看好那个箱子?”那时,我整天都蹲在屋子的角落里不断埋怨自己。

有一年多,我几乎不和任何外人联系。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一听对方是妇联,当时我就忍不住哭出了声。知道了我的情况,妇联的同志想尽办法帮助我。2004年,她们硬是把当时意志消沉的我“拉”去参加下岗女工创业展。两天的展销,我获得了技术能手奖、优秀作品奖和“销售状元”的称号。创业展结束的转天,来谈合作的、谈投资的电话不断。不仅如此,妇联又介绍我参加了妇女创业中心的“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这些,让我学到了知识、振作了精神、增强了自信,又看到了希望,开始了再次创业。

在妇联帮助下,我办起了编织社,妇联还为我们四处联系业务。为了帮助更多下岗姐妹,我的编织社尽力吸纳生活困难的下岗女工、残疾人,不仅在技术上帮助她们,而且每次接到订单,还把又好干又挣钱的活儿分给比较困难的小组,不好做、没人愿接的,我自己来做。

2005年,天津市妇女手工编织协会成立,我被选为副会长,常务副市长都亲自参加了我们的成立大会。后来,我们还跟市长到德国、法国、意大利参加文化交流。作为一个下岗女工,能跟着市长出国,我觉得我们并没有被社会遗忘。

我特别关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谈到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把咱老百姓的事都说到位了,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本报记者陈建强、邢宇皓采访整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