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推进网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08-01-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主持人 杨谷 我有话说
主持人语十年前的1月1日,光明网正式开通。十年来,光明网作为我国早期的大文化类网站之一,从无到有,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传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近日,为深入贯彻十七大报告关于建设网络文化的精神,本刊邀请了五笔字型发明人、中国发明
协会副会长王永民,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
三位专家,就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王永民尹韵公姜奇平

主持人:你认为网络文化在如何影响人与社会的发展?

尹韵公:我在大学生中作了调查,问他们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发现一个班的学生中,只有一个人是通过报纸、电视来了解,其他的学生都是通过上网了解。在某大学,研究生差不多都购买了笔记本电脑,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也基本上购买了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就连家庭贫困的学生也不例外。这些大学生已经习惯于从网上获取信息,很少看报纸、电视。我想,再过30年,一个人如果不会上网,就会被社会所抛弃。

姜奇平:网络文化首先是作为一种新文明影响人与社会的发展。新文明意义上的网络文化,是指新的现代化。网络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种新的文明。其次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狭义的文化,影响人与社会的发展。这是指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习俗,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与社会发展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王永民:网络“将世界连成一家”,可以说是继计算机之后,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一项发明,网络对人与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项其他发明所不可企及的。它是最强大的打破信息壁垒的武器,使任何人都可能廉价地获取各种知识,网上读书、网上购物、网上投资、网上谈情说爱,“秀才不出门,便做天下事”,使人们的现实生活发展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全世界将成为一个“数字地球村”。全新的网络文化正在形成,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都为之改观。网络文化冲击了世界上所有的现存文明,任何一个民族和个人都被迫接受它、适应它!网络文化冲击的全方位性,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从未发生过的。越是落后的地区,越是滞后的行动,受的冲击越是剧烈,产生的反作用和副作用越大。

主持人:网站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居于什么样的位置?

姜奇平:网站是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信息空间的存在形式。通过这个中介,数字化、网络化的内容,以符号的形式呈现在人的面前。它就像土地、工厂一样,把这一轮变革浪潮的主要价值显现出来。我们应像重视土地、工厂那样重视网站。

王永民:从运营的角度看,网站是网络时代全新的一种商业模式,目的是对网络及网络文化进行商业运作和客户服务。先进的网络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技术,常可以给网站带来商机和利润。为了追逐商业利润,各大网站竞相投资开发新的技术,跨越国界和地域争夺用户群体;与此同时,客户和网民们也从中受益,主要是速度、信息资源和适时服务。另外,政府举办的网站,对外,会把网站当作最有效的不亚于电视和广播的宣传平台,对外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文化传统;对内,则像电视、广播、报纸一样,成为宣传政策、发布新闻的有效手段。这种手段的突出特点,是大容量、即时性和互动性。当然,其技术和物质基础是只在“有电脑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所以,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作用还将迅速扩大,日益深入人心。

主持人:十七大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请从研究的角度,谈谈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应该做些什么事情?

姜奇平:首先,要把文化当作产业来发展,才能实现文化繁荣;实践证明单纯依靠事业方式发展文化,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作为产业,就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其次,要充分研究和把握网络文化不同于工业文化的特殊规律。比如个性化的规律,虚拟化的规律等等。要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文化融合中建设网络文化。第三,要抓住网络文化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当前数字文化产业、新的创意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兴起,同时中国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引导网络文化向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高端发展,事关国家竞争力,事关国家软实力,事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网络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将有效提高国民素质与幸福水平。

主持人:当前,网络上的低俗之风随处可见,你如何看待?

尹韵公:网络低俗之风的确很厉害,为什么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呢?这跟网络传播的特性有很大关系。网络的传播是主动式的,是一对一的、私密的,人们很难直接感受到网络低俗内容对其他人的危害。这跟广播电视的传播有很大不同。其实,现在上网的人那么多,网络低俗之风的危害也是大面积的。年轻人是上网人群的主体,我们不能让年轻的一代受到低俗、媚俗的风气的侵蚀。

姜奇平:网络上确实存在一些低俗的东西,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只让好鸟叫,不让坏鸟叫也不可能。相信时间长了,人们会形成适应网络特殊性的鉴赏力和判断力。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另一方面,要把低俗与通俗区分开,不要把网络本身一些新特点,如草根性,扩大化为低俗来反对。我觉得像《老鼠爱大米》这样的新民歌就好得很,而不是糟得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十年前一些不顺眼的,如邓丽君,现在不是看顺眼了吗?十年后也总会有一些现在看不顺眼的东西,慢慢正常化。在这个问题上,要讲群众观点,不要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与高雅文化对立起来;更不能以反对低俗为名,“高雅”到脱离群众。

主持人:请谈谈对光明网的感受?

王永民:《光明日报》反映知识分子的心声,光明网是我最喜欢看的一个网站。我时时从中了解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从中了解国内外大事,以及学术动态和信息,可以说是我这个“职业发明家”的“航向标”和“加油站”。光明网办得生动活泼、文雅高尚、图文并茂、版面美观,信息及时而准确!感谢在光明网上日夜辛勤劳动的朋友们,你们使我受益匪浅。值此光明网开通十周年之际,特向你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和热烈的祝贺!祝愿光明网越办越好,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尹韵公:我感觉,光明网一直坚持高雅的风格,富于人文气息,有大家风范,为知识分子所喜爱。

姜奇平:光明网是我非常喜欢的网。第一是喜欢它有思想,对同样的问题,光明网总能从学术的、理论的角度深入思考,启发性强,经常能够激发创新灵感。第二是喜欢它有新思想,我注意到光明网一个时期以来,对理论前沿的感觉比以前更加敏锐了。我每天通过中国网络情报中心的主题词服务,跟踪学术前沿动态,发现光明网在主流媒体中对学术前沿的反应最快,这是它的独特优势。我认为新闻有两种,一种是追求事情的新,花边是新的,思想是旧的,即“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一种是追求思想的新,太阳底下有新东西。光明网提供的是思想新闻。

主持人:坚持高雅品位,让光明网也付出了一些点击率降低的代价,应该如何看待点击率?

尹韵公:我认为不能片面追求点击率,从目前的一些门户网站来看,点击率高的网页,常常与低俗、庸俗、媚俗内容连接在一起。光明日报是知识分子的报纸,光明网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知识分子天然地拒绝低俗的东西,光明网坚持高雅品位,在我看来是很自然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