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苦难中的读书时光

2008-01-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冯健 我有话说

他看也不看黑板,也没有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只说了声“今天作文”,就从怀里掏出一只粗瓷饭碗,倒扣在教桌上,又掏出一个白馍,放在碗底上,用右手指了一下:“就依这个题目写!”


南阳中学(现为河南南阳一中)

前身是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2年)兴办的宛南书院,1903年光绪帝诏改书院为学堂,后又依次更名为府立宛南第一中学堂、河南省立南阳中学校(简称“南中”)、河南省南阳第一高级中学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等。1959年被确立为省重点高中,现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建校百多年来,秉承“博文约礼,成德达才”的校训,英才辈出,桃李芬芳。先后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优秀人才。如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中科院院士丁声树、张国伟,工程院院士张勇传、余永富等。

在豫西伏牛山南麓小山村南阳中学高中部读书那三年,春天的早晨是后来常常萦回我的脑际,历久而弥新的记忆。

黎明,白色的山岚像一条轻盈的纱带,在村东黛色永青山的山腰飘荡,坡地上绿茸茸的麦苗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交织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图。顷刻之间,东方鱼肚白的天幕渐渐染上了一片红霞,朝阳从山后喷薄而出。这时,村里升起了白色炊烟,农民们荷锄下地,成群结队的山雀鸣叫着在林子里飞来飞去,打破了原野的宁静。

此刻,也正是我们晨读的黄金时光。

嘹亮的起床号声把我们从斋舍唤醒,大家整队跑步约一华里,到东村的小溪边洗脸、嗽口,然后跑步返校升旗,开始晨读。

晨读是自由的:可以在教室里,也可以在操场上。操场很大,是用黄土铺平、夯实的。在那里,有人高声朗读英语课文或背诵单词,有人低吟唐诗宋词或《古文观止》里的名篇。操场的围墙由片石砌成,有一人多高。墙外种着一行蔷薇,长得密不透风,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不时送过来阵阵甜润的花香。因为斋舍紧靠操场,我每天都到操场上朗读英语课文。贪婪地吸着那醉人的花香,总感到比在教室里晨读要快乐得多。

那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第4个年头。由于日寇飞机疯狂地轰炸骚扰,豫南重镇南阳城再也无法放下平静的书桌了,学校不得不迁到豫西南伏牛山麓这个小山村张集。

学习和生活条件十分艰难。教具、仪器、教科书样样都不齐全,晚自习每人得点一盏小油灯。老师们在农家租茅屋住,学生们住的是土屋斋舍,吃粗粮,穿草鞋。虽然岁月艰辛,全校依然教学不辍,书声琅琅。老师们谆谆育人,学生们孜孜攻读。文理各门功课为大家重视自不必说了,就是音乐、体育、美术科课程,也都有声有色。校园里常常响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铿锵的《大刀进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悲怆的《松花江上》等歌声;各班主办的校刊、墙报有文有图,张贴在校园内和校门外,宣传抗日救国。校园里高悬着一块横匾,四个大字“成德达材”每天激励着我们在寻求知识的道路上跋涉;校歌里的歌词“发扬民族道德,捍卫国家独立”,“诲迪施教本无类,忠勤仁勇校所基”,时时鞭策我们立志把自己锤炼成一个于国家于民族有用的人。

六十多年转眼过去了。这一切的一切,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在这一切的一切当中,让我最难忘的,是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那天,国文老师徐玉诺像往常一样,穿着老蓝布旧长衫和黑布鞋,拿着粉笔盒走进教室。徐老师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北方一位颇有影响的诗人,因为日本侵略军侵占华北,他回到家乡执起了教鞭。

他看也不看黑板,也没有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只说了声“今天作文”,就从怀里掏出一只粗瓷饭碗,倒扣在教桌上,又掏出一个白馍,放在碗底上,用右手指了一下:“就依这个题目写!”

我们面面相觑,课堂上寂无一声。徐老师用眼光扫了大家一遍,又说:“对,大家就依这个题目写吗!”说罢,就在教室里踱来踱去,作壁上观了。他那两只大眼晴,平日总透着诗人的睿智和温和,今天看起来,却变得有点狡黠难测了。

这异乎寻常的作文命题,使我们一个个陷入了沉思:有的双眉紧皱,有的抓挠头发,有的咬着毛笔杆头发愣。

我直瞪瞪地望着那普普通通的碗和馍,心里翻起了狂涛巨浪:

我想起从小就背诵过的那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起父亲教我、已耳熟能详的朱伯庐夫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想起中原大地屡遭“水、旱、蝗、汤(国民党汤恩伯部队,兵灾)”四害,赤地千里、饥民成群逃荒要饭的悲剧情景。而今,国难当头,半壁国土沦入敌手,中原已成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前哨。正像一支流亡歌曲中唱的:“中国恰像暴风雨中的破船”,广袤的中华大地变成了日本侵略者的杀人场、抢掠场!已经有多少房屋被炸成瓦砾焦土,多少百姓被杀戳、家园被抢掠,多少田园被铁蹄蹂躏、践踏成了一片荒芜……

我想着想着,心里砰砰地跳,热血在奔涌,止不住两行热泪滴落在作文本上。

下课铃响了。这天50分钟的作文课仿佛比过去任何一堂课都过得快。那天我最终在作文本上写了些什么,徐老师给了我一个什么批语,我早已记不起来了。但是,有一点却像刀刻的一样留在我深深的记忆中永不消失,那就是:苦难――我国人民的苦难,民族的苦难,以及在苦难中孕育、生长出来的不屈的抗争。

(作者系著名记者。1948年调入新华通讯社后,历任记者、编辑、副组长、副主任、副社长、党组副书记,以及《?望》新闻周刊编委会主任等职。主要新闻作品有《英勇搏斗一百天》、《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合作)《中南海纪事・中南海的春天》等。主要编著作品有《新华社六十年》(主编)、《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主编),以及时评文集《管窥集》、《一斑集》等。南阳中学1944届毕业生。)

 

■母校回望

谢晋《难忘春晖哺育情》(2007年11月1日4版)
季羡林《回忆济南高中》(2007年11月6日4版)
徐城北《注重文史精神的北京三中》(2007年11月8日5版)

网络支持:光明网

新浪网・新浪博客

人民网・文化频道

互动热线:010-67078528 67078146 Email:mxla1008@yahoo.com.cn

Blog:sina.com.cn/mxlz1008

通讯地址:北京市珠市口东大街5号光明日报教育部、新闻报道策划部10006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