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武汉新洲:和谐文化暖民心

2008-01-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严辉文 程书雄 我有话说

编者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武汉新洲区和山东新泰

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报今天特刊发两篇报道,以飨读者。

新洲,一个留下圣贤足迹的文化之乡。相传孔子自陈蔡赴楚途经于此,使子路问津,留下了问津书院。青龙山上的报恩寺更是气势磅礴,暮鼓晨钟,让人流连忘返。

如今,传统文化的力量依然经久不衰。报恩、向善的氛围在冰天雪地中温暖着新洲百姓。暴雪纷飞中,武汉市新洲阳逻经济开发区50家企事业单位情系困难群众的冷暖,共捐赠230多万元,表达他们对困难群众的关怀。

在“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现场,数十家企事业单位纷纷解囊。武汉佳阳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加喜率先举牌捐赠30万元。华能武汉发电有限公司、武汉重冶机械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跟进。

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共新洲区委书记张林对记者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我们武汉市新洲区从当地传统文化资源中挖掘提炼符合时代精神的新主题,建设和谐文化推动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虽然新洲的经济发展已步入快车道,但是张林书记却充满了忧患和思考。他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而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单靠经济发展难以从根本上根除。只有和谐文化才能营造和谐氛围,只有和谐氛围才能促进和谐发展。他说:“事实表明,唯有报恩,才能无私奉献;唯有向善,才能和谐相处;唯有宽容,才能相互融合;唯有励志,才能奋发有为。”

报恩、向善、宽容、励志文化主题,已经成为建设和谐新洲的根本追求。为此,新洲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断实践这一文化主题,激发了热爱故土,报效家乡的情怀;形成了齐心聚力,共谋发展的氛围;培植了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风貌;开创了从善如流,民生兴泰的局面,新洲经济社会发展渐成崛起之势。

发展凝聚人心的回归经济

当报恩成为一种民众文化理念时,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新洲地灵人杰,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较多,其中还有一大批优秀人才。新洲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对新洲籍在外企业家和知名人士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汇总,每年在武汉、广州、深圳、北京等地召开同乡联谊会,宣传招商引资政策,推介发展项目;

在外出经商、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商会分会和工会组织,服务乡亲,加深乡情,增进沟通;成立农民工维权中心,积极维护在外务工人员权益;积极“筑巢引凤”,鼓励他们参与项目开发、企业改制,及时解决回乡创业人士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政治社会地位。近年来,新洲区委树立了双柳海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北省9届党代会党代表邱海燕,湖北高中压阀门厂总经理、区政协委员徐久法等先进典型,宣传他们回乡创业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增强了回归工程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目前,新洲籍在外人员返乡领办、创办企业达到200余家。

新农村建设中,建设经费不够,新洲区委、区政府采取树碑捐赠、冠名捐赠、颁发荣誉证书,特别是为实业型企业的发展营造环境、维护权利、开拓营销市场、制定优惠政策,激发了一大批新洲籍人士回报桑梓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全区各界人士为建设新家园共计捐资1751万元。180个试点(创建)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民致富门路基本明晰,文明风气逐步形成。

创新扶贫济困的募捐模式

倡导向善,推动扶贫解困。新洲还有一定数量的贫困村和困难人群,区委、区政府将解决贫困人口的最急迫的问题、帮助寻找和拓宽致富门路作为倡导向善文化的重要方面。建立扶贫解困工作机制,每年确定具体的帮扶项目,制定具体的扶贫计划,率先在全省成立“爱心银行”、设立“爱心企业”奖、“爱心人士奖”、“扶贫济困先进个人奖”,宣传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先进个人的爱心事迹,鼓舞了更多的人参与扶贫解困。2006年暑期,全区共有107家企业、单位及个人捐资89万元,资助了253名贫困大学生,2007年又组织各类募捐343万元使616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徐古镇周山村贫困户蔡启枝,在当地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种植蘑菇有了可观经济效益,她不忘乡亲,支持困难农户搭建新菇棚150个,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切实关注留守儿童教育。新洲在武汉市率先创办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学校,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留守儿童的快乐健康成长。持续开展“朝阳助学”活动,为全区孤儿免除学杂费和发放生活补贴。开办“爱心超市”,接收必需生活物质和资金200余万元,支助辖区内2000余户困难家庭。持续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农村“双女户”升学、就业、保险方面的奖励优惠政策,营造了尊重、关爱特殊群众的氛围。扎实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全区农民参合率达到99%以上,基本实现了应参尽参。农民动情地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仅治了我们的病,更重要的是暖了我们的心。

新洲区慈善会创新募捐模式,推举“爱心大使”、“慈善之星”,设立“杰出爱心奖”等行动,以及冠名或定向捐赠方式,大大增强捐赠人的荣誉感和社会感染力,全区形成有钱捐钱、有物捐物的氛围。新洲区新八建设集团党委副书记喻友旺说:“我不是最有钱的人,但我要争当最有爱心的人。”他坚持10年助学不辍,个人捐资助学累计达570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780人,被誉为“慈善之星”。他所在的新八建设集团,经理层许多人也像他一样,争当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20年来该集团共捐款4000多万元帮助困难群体。而新七建筑集团的前身也是来自于新洲区辛冲镇的农民建筑队,多年来,他们也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逾2500多万元。

报恩、向善、宽容、励志的文化氛围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近年来,新洲通过积极建设蔬菜、食用菌、畜禽、水产4大特色产业板块,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着力开发集装箱、矿石、件杂、粮食4大港区,构建钢材、商贸、煤炭、粮食4大物流,打造电力能源、钢材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建材、装备制造5大产业集群,阳逻港口工业新城成长壮大。全面构建阳逻―汪集―邾城城市走廊,壮大街镇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得到有力支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