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百姓架起生命通道

2008-03-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姚家文 曾理 熊学莉 我有话说

针对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看不起病”、边远地区的老百姓“看不上病”和身患疑难重症的老百姓“看不好病”等突出问题,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近年积极出台各种便民惠民利民措施,大力创新技术手段,帮扶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解、排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为2007年度总后勤部系统唯一的“全国拥政爱民模

范单位”。

开通“健康快车”

2006年11月,四川省南充农民陈思利夫妇,在四处求医无果的情况下,抱着一对肝脏联体男婴,来新桥医院求医。医院及时组织40名专家多次会诊,于2007年2月8日成功实施分离手术,且免去所需费用20余万元。陈思利夫妇为感谢“新桥”,将孩子取名为“陈新”、“陈桥”。

贵州省痉挛型脑瘫儿童周鑫,因贫困得不到救治,新桥医院闻讯将其接来精心救治,使其能下地走路。负责救治周鑫的教授赵聪敏,被评为“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新桥医院多年来坚持在驻地重庆开通“健康快车”,免费接送患者20多万人次;在西南地区首家实行节假日免费挂号门诊,累计惠民1000多万元;2006年起,医院在床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设“济困病床”100张,用于救助特困病人,截至目前共有11000多名患者受益。

此外,新桥医院开展送医送药活动,义诊受益群众达19000多人次,赢得边远地区群众的赞誉。这家医院医护人员争当模范人民军医。比如,肾病专家杨惠标教授、超声诊断专家高云华教授夫妇,主动将个人的电话公布在网上,牺牲大量休息时间,每年免费为数千患者咨询问诊。

提升“造血”能力

在直接送医送药“输血”惠民的同时,新桥医院还积极提升地方医院的“造血”能力。5年多来,新桥医院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重庆等5省区市51家地方医院建立技术帮带协作关系,派出236批、2113人(次)专家和医护人员赴帮带医院,通过疑难病会诊、现场查房、手术示范等方式,推广新技术、新业务49项,捐送医疗设备、药品和耗材价值260万元,使帮带医院医疗水平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其中12家跨入“三级甲等”、20家进入“二甲”行列。此外,新桥医院与西南地区近百家医院建立人才培养关系,采取代培代训、远程教育、函授进修等形式,累计为西南地区培养医护人员3100多名;目前在西南地区有50%以上的“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心内、心外、肿瘤、肾病、超声和骨科专业的技术骨干都曾在新桥医院学习培训过,有的已成为学术学科带头人、医院院长和业务副院长。

近两年,新桥医院为适应疑难病、急诊患者就诊需求,与西南地区22家医院形成集团化医疗收治转诊合作关系,与西藏拉萨、日喀则等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通过派专家应诊、重症患者转诊、网上远程会诊、定期组织巡诊等措施,使合作医院共享技术资源优势。

担当卫生应急保障

今年除夕合家欢聚之时,新桥医院“抗雪救灾医疗队”顶风冒雪奔赴遭遇罕见雪凝灾害的贵州省德江县灾区,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帮助灾区人民安度春节。

多年来,医院坚持平战结合、寓战于平,倾力帮助驻地政府和百姓对抗灾害、排忧解难。

为积极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他们组建一支跨学科的专家救治分队,建立一套周密完善的医疗应急预案,构筑一条军警民协同配合的“生命通道”,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2007年元旦下午,重庆白市驿一中巴车因

严重超载、阴雨路滑、刹车失灵,不幸坠入10米深沟,44名乘客中,当场死亡9人,重伤17人,其中3人生命垂危。新桥医院闻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出动应急分队奔赴现场,冒雨展开急救工作,将8名最重伤员转回医院抢救,为减少人员伤亡赢得宝贵时间。新桥医院毗邻成渝、渝黔、沪渝等高速公路交汇处,为了方便交通事故的处置,医院主动联合相关部门开通生命“绿色通道”。2004年以来,参与30余起交通事故的急救,成功抢救伤员150多人,医院真正地成为驻地政府“拉得出、用得上”的卫生应急保障力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