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车价“拐点”会不会出现

2008-04-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翼 我有话说

不久前,大众汽车在网上传出试探性的口风:大众车系将上调价格。此消息一出,立刻引来指责声一片。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降价潮之后,人们已将降价视为车市常态。人为制造车价拐点不得人心。

不过,也有人认为汽车企业蠢蠢欲动的涨价欲望可以理解:进口铁矿石大幅涨价,钢材应声上涨;国际油价在100美元的高位

徘徊,橡胶、塑料等随之涨价。“钢筋铁骨”加四个轮子的汽车,生产成本自然是水涨船高。

那么,汽车价格的拐点到底会不会出现?

晒一晒汽车成本上涨的清单

网上流行晒工资,晒心情,现在汽车生产成本上涨的账也有必要晒一晒。

一部轿车75%的重量都是钢材,钢材涨价对汽车成本的影响计算起来并不难。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晓东说:“基本上就是汽车重量乘以钢材的差价。不过算的时候要注意,钢材加工等还要加税等等。”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测算表明:由于国际铁矿石价格整体涨价65%―71%,国内每吨钢价要涨500元,中级轿车成本将增长1000元左右。另外,国内新的劳动合同法也使很多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同时,有色金属原材料、橡胶、塑料等汽车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能源与环境压力增大。美元贬值,欧元升值,出口退税调整等诸多因素聚合,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今年每辆车的成本增加1500―3000元以上,都是不奇怪的。

对于改款车来说,由于也要做部分的模具、检具、机具等,即使材料、设备和人工均不增长,成本也会增加。过去的年度车型或全新换代车型上市跟老车型同价,实质上是降价。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大家都在说的汽车“变相涨价”实质上是企业应对全球高通胀所采取的降低促销费的措施。今年企业平均每辆车的利润不会增加,很可能是减少。由于竞争激烈,目前企业还不敢通过涨价来提高效益。但多年来的PPI涨势已使配套厂的利润大大减小,很多配套厂已无法在目前的情况下维持原来的供货价格。

相对而言,钢材等生产成本的上涨对利润丰厚的中高端轿车影响较小,但对利润单薄的经济型车和小排量车的影响却是很明显的。“这些成本的增长,企业内部是无法完全消化的。”“汽车价格的拐点或在今明年出现。”这是乘联会秘书长饶达的判断。

涨不涨价到底该由谁说了算

2008年汽车会涨价吗?新浪汽车频道与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公司共同推出的网上调查显示,71.6%的消费者认为2008年汽车不会涨价,有近7成消费者表示如果汽车涨价会影响到他们购车计划。由此可见,消费者对于汽车价格的变动还是比较敏感的,价格的波动对于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有着很大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乘用车市场有170多款不同的车型,消费者有足够的选择余地。购车时不会只盯住一款车,而是在多款车型中比较,如果其中某款车型涨价,消费者很可能去选择其他品牌车型。还有29.5%的消费者并不着急用车,对于汽车价格持乐观的态度,认为汽车降价是大趋势,就算2008年汽车会涨价,以后价格也总会落下来,“可以等到加价取消再买”。

孙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业内的人判断,现在还没有到车子涨价的时候,实际上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和竞争关系决定的,不是一个厂家想涨价就能涨价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今后整个汽车行业的价格再往下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现在竞争已经非常充分。”孙晓东说,“对于厂商来讲,未来的挑战将是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带来的成本上升。比方说以前对汽车碰撞没有要求,现在已有了具体规定,汽车排放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后还会有行人保护的要求等。为了达到各项法规的要求,汽车企业在技术和物料上的投入都会增加,相应的生产成本自然会上升。”

饶达也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所有主机厂对降价都特别慎重。因为哪个企业宣布降价,配套厂就会相应地提出涨价,所以今年3月份的降价潮要比往年弱的多。

“涨价”是汽车企业的“试金石”

生产成本上涨是所有汽车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可以预见,进入高成本时代,各个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长远成长能力将是在新一轮竞争中能否站稳的关键因素。“涨价”压力正在成为汽车企业的试金石。

曾有分析数字称,去年我国钢材价格平均上涨10%左右,按此推算,汽车行业平均毛利率应下降0.5%。然而事实上,行业平均毛利率却由2006年14.8%上升至了去年的15.2%。国家统计局去年的统计数字也显示,汽车业是中国39个工业子行业中利润增速最快的行业。

汽车行业仍旧是一个利润较高的行业。面对成本上涨,汽车企业进行“内部消化”的空间依然存在。

成本上升虽会加大企业发展的困难,但如果企业能化压力为动力,在质量、管理、品牌、营销及节能减排方面都有所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或许也不完全是坏事。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扩大产能,实现规模扩张,以放量求得生存。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挖掘自身在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潜力,也可有效压缩成本。从生产管理环节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降低“内耗”,推行精益生产是可行之道。

但是,有的企业可能通过减配和降低品质来控制成本,这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饮鸩止渴。新华信汽车营销解决方案副总经理郎学红说,一些汽车企业受到降价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为保证企业利润水平,降低采购成本,采用替换材质、零件等手段变相涨价。这种以牺牲部分配置,甚至是质量为代价来应对涨价压力的做法,背后隐藏的是零部件材质的缩水和优质新材料的应用受阻。必将使企业品牌形象和美誉度受到很大影响,也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企业汽车产品的报怨和不满,降低了消费者的忠诚度,对汽车企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