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容面对西方媒体的偏见

2008-04-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巴黎记者姚立 我有话说

自拉萨暴力事件、尤其是奥运圣火传递以来,西方一些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再次暴露了其充满偏见的一面。在他们的镜头及文章里,参与打砸抢烧的犯罪嫌疑人成了“受害者及被镇压的对象”,破坏奥运火炬传递的丑行成了“捍卫人权的义举”。而中国政府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捍卫奥运火炬尊严的正当行为他们却视而不见。更有甚者,就

在他们完全不顾事实、片面报道的同时,却将责任推到中国身上,似乎真理完全在他们手里,他们俨然成了当今世界的“卫道士”。

记者在巴黎目睹了那个“藏独分子”是如何疯狂地扑向坐着轮椅的弱小残疾女运动员金晶,试图从她手中抢走奥运火炬。是金晶用身体护住了火炬,捍卫了火炬的尊严。然而,这个残疾小姑娘的勇敢行为却丝毫感动不了那些所谓“公正的”西方媒体。反而,那些屡屡扑向火炬的所谓“人权斗士”却成为他们大书特书的对象。他们似乎忘记了,金晶捍卫的火炬不仅属于本届奥运东道主――中国人民,更属于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用法国火炬手的话说,那就是火炬应该是世界和平的美好象征。

这就是那些西方媒体镜头及文章中的“公正”。用英国著名作家奥斯丁笔下的“傲慢与偏见”来形容这些媒体似不为过。长期以来,西方媒体把持着国际舆论的话语权。他们常常指鹿为马,根据自己的好恶与价值观选择、甚至制造新闻,经常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指手画脚。他们习惯于这样,也从来没有反思过如此这般是否有什么问题。

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这些媒体的所谓“公正”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力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有了如此发展,每一个理性、有良心的世界公民都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中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大部分。中国解决了发展问题,是对国际大家庭的贡献。然而,在中国的发展面前,这些媒体似乎“极不舒服”,“不习惯”。他们适应了落后的、一穷二白的中国,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华大地,他们有些“茫然”,甚或有些“葡萄酸”的心理。于是,对中国,他们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愿实事求是地面对。在这些媒体的炒作下,中国“威胁论”、“崩溃论”、“责任论”轮番登场。奥运更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对西方媒体的偏见,国人要学会从容对待,要学会习惯于他们的“挑刺儿”。因为,“隔着门缝看人”是永远也看不清的,而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他们还不想打开大门,全面地观察了解中国。既然如此,我们就要习惯他们的思维定式与做事方法。了解了,就“见怪不怪了”。重要的是,我们要尽全力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完善自己,要从世界人民的精神及物质文明中吸取必要的营养,使中华民族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不断成熟起来。

眼下,奥运正大步向我们走来。可以预见,西方一些媒体及少数反华势力会更加变本加厉地鼓噪滋事,我们不妨将此作为锻炼国民心理素质及忍耐力的机会,冷静理性地对待,并以此心态面对奥运期间可能发生的一切,泰然处之。果如此,奥运之后的中华民族必将以更高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本报巴黎4月1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