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主题文化工程”的偏误

2008-05-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成文 我有话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随着各地更加重视文化建设以及传统文化影响力的复苏,以某一文化主题冠名的工程项目,在不少地方纷纷登场,煞是热闹。报载,仅在甘肃一省,近期就有几个此类工程即将上马:华亭县宣布推动建设“秦皇祭天文化广场”;永靖县开工建设号称西北规模最大的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临洮县宣布投

资八千万元建造“老子文化园”。

这些项目前景如何,尚不得知晓。但从已经建成并投入营业的许多此类项目的效果看,并不乐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三国城”、“唐城”、“宋城”、“民俗文化村”等命名的众多所谓文化工程,就在各地陆续兴建,据称,迄今全国这类主题公园大大小小已达数百上千个,总投资超过千亿元,但其中只有10%左右盈利,70%处于亏损状态,有不少已经关门歇业,变成了荒芜之地,等待着新一轮的规划开发。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方面。有的是因为缺乏史实的可信度,牵强附会,捕风捉影,仅仅依凭一星半点线索,就仓促上马。像老子诞生地、诸葛亮躬耕处、魏征故里之争,就涉及到几个省份或县市,都声称只有自己的才是真的,且纷纷建造祠堂、纪念馆、文化广场等。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项目建立的前提就令人疑窦丛生,也就难以长久地吸引游客。有的则是缺乏充分合理的规划,硬件和软件都不过关,发展的可持续性阙如,自然后继乏力。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一直备受欢迎,分析其缘由,既得开风气之先的天时之利,又有特区城市及临近港澳的区位优势,还有宜人的亚热带气候,以及领先的设施和先进的管理等等。但如果一个位置偏远、水源匮乏、冬季漫长、经济相对落后的北方城市,也仿效修建这类主题公园,其效果可想而知了。遗憾的是,确有这样的例子,且不止一个。短暂的喧嚣过后,便是游人寥落车马稀,投资都收不回,更遑论收益了。此外,这类工程多建在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的地方,耕地遭占用,青山绿水受到侵扰,支付了颇高的环境生态成本。

殷鉴不远,照理说应该引起充分重视,但事实并非如此,不少地方依然乐此不疲。症结何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类工程多是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投资行为。长期以来各地奉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言以蔽之,是借文化之名,行促进经济之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对文化的内涵、作用等既不了解,也不看重。近年来,文化发展开始受到重视,也成为考核政绩的一项尺度。这本来是好事情,但不少地方,由于观念上的误区,还不能正确认识文化建设的独特性和内在规律等,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把好经也念歪了,把文化建设做成了“面子工程”,不仅缺少文化意蕴和功能,还造成了经济损失。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形的反复出现?固然可以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和投资人要理性,但这样的做法缺乏刚性的约束力。除了权力部门在立项审批上的严格慎重之外,目前较有效果的举措之一,是进一步发挥公共媒体的作用,让公众享有知情权,使项目得以面对公众尤其是专家的质询,对其是否可行展开充分讨论。在今年的两会上,华东某省提案要建设投资数百亿元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引发一百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反对,媒体予以充分披露,使得该项目不得不重新论证。这样一种防范、纠偏的机制和措施,需要尽快地建立和健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