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危难之际显身手

2008-07-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小兵 我有话说
“现在国难当头,我们是共产党员,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这是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龚达发在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在记者部紧急动员会上讲的话。

见到他,听着他平实而又饱含感情的讲述,记者眼前渐渐浮现出一个面对危难指挥若定的党员领导干部形象。龚达发带领30余名赶赴抗震救灾一线的记者,克服各种

困难,有力有序有效地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的内涵。

临危受命担任“总指挥”

“5・12”地震发生时,龚达发正在主持记者部每周例会。当时的消息非常有限,但参加过唐山地震报道的他隐约感到,情况可能非常严重。他立即派人千方百计与四川记者站联系,了解灾情,同时要求周边省份的记者迅速集结,驰援四川。5月13日上午,龚达发又召开动员会,号召全体同志紧急行动起来,投入抗震救灾报道,用行动体现党中央机关报记者的崇高品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5月14日下午,人民日报编委会决定,龚达发任报社前线报道总指挥。尽管已是57岁,身患高血压,心脏也不好,但他没有任何犹豫,匆匆回家准备行装。15日凌晨两点多飞抵成都后,连夜召开一线记者紧急会议,将30余名记者分成若干小组,深入汶川、北川、什邡、理县、茂县等地。一切安排就绪已是清晨5点。刚刚准备打个盹,就发生了一次较强余震,房间晃动很厉害,但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赶快去看望其他同志,确定他们没事后才继续休息。15日上午,他匆匆啃了几块点心,就和四川记者站站长郑德刚一起,赶到四川省委宣传部和成都军区,与有关负责同志协商抗震救灾报道工作,一直忙到下午三点多,没顾上吃一口饭。

就这样,连续半个月,龚达发为调遣联络和报道策划而忙碌着,每天凌晨两三点后才能休息。紧张超负荷的工作,使他的心脏难以承受,每当胸闷、心脏绞痛时,就含几粒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然后照常工作。

组织策划当好“领头雁”

“人民日报的优势是抓重点,抓独家,抓深度。因此,我要求所有记者沉下心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发掘重大典型上,特别是8级地震震不垮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报道他们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龚达发这样向记者解释着他们当初确定的报道原则。

5月20日,他把这一原则写在了给各报道组组长的信中,要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挖掘和采写具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上,力争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写出更多震撼人心、凝聚力量、激励斗志的新闻作品来。5月21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登《四川灾区300万共产党员践行誓言》,文中那些日夜奋战在四川灾区一线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事迹,让灾区千百万群众为之动容,受到震撼。在他的带领和指挥下,抗震救灾的重点在哪里,前线记者的目光就瞄准哪里;抗震救灾的攻坚难点在哪里,前线记者的脚步就追到哪里。所有记者不畏艰险、不怕疲劳,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以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捕捉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

龚达发还鼓励大家创新报道方式,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和可读性,提高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他亲自采写的长篇通讯《挺起不屈的脊梁――四川抗击特大地震灾难纪实》,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引起强烈反响。

真情奉献干好“党支书”

5月19日,人民日报前线报道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龚达发任支部书记。他向所有党员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动员:“大灾,对每一名党员记者来说,都是一次战斗洗礼和考验。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记者和工作人员,更要不畏艰险,不怕吃苦,深入、深入再深入,千方百计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去,千方百计到其他媒体还没走到的‘孤镇’、‘孤村’去,千方百计采写出以点带面、感人至深的报道来,千方百计挖掘出具有影响的典型来。”他多次找徐元锋、魏贺和刘天亮等入党积极分子谈心,鼓励他们在抗震救灾报道中接受党组织考验,用实际行动填写入党志愿书。

“我们的记者都是主动报名参加报道的,他们克服了不少难以想象的困难,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令我感动,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尽全力帮助他们完成任务。”龚达发告诉记者,在“前指”的房间里,有一张四川省的地图,上面标有前方各位记者的名字,他每天都要让工作人员和每个记者联系,了解他们的情况,确认他们的安全。一有余震,他马上让工作人员给每个记者逐一发去短信,询问是否安全。

为向灾区人民表达爱心,出发前他委托办公室代他在报社捐款1000元;到灾区后,他提议前线记者向灾区人民捐款。19日,他把自己所获的2007年度“范长江新闻奖”奖金3万元全部捐出。回到报社后,他又立即缴纳了1000元“特殊党费”。

5月28日,在报社领导再三催促下,龚达发依依不舍地离开成都。在去往机场的路上,他睡着了。“那是半个月来睡得最沉最香的一觉。”他笑着对记者说,“现在我虽然回到报社,但我仍关注着前方的记者,牵挂着灾区的群众。”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