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助企业扬帆前行

2008-09-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邱建伟 董一鸣 我有话说

1978年10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铁道部集中全路隧道建设的精锐力量,组建隧道工程局。从此,中国有了从事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的专业化企业。2001年5月8日,铁道部隧道工程局成功改制为中铁隧道集团,成为世界双500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国内隧道和地下工程领域最大的企业集团。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结合隧道和

地下工程行业特点,立志建设特色“隧”文化,并以此引领企业发展,把企业员工凝聚成“新时代的义勇军”,把这一行业做成了高新技术的朝阳产业,锻造出“中国中铁隧道”知名品牌,把隧道和地下工程领域做成了国家建设的支柱产业。

以“隧”文化凝聚员工,培育企业团队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大山始终是陆路交通的障碍。隧道施工的艰险把隧道工人磨炼成一个坚强的群体。他们与深山为家,与岩石为伴,长年和大自然搏斗,赋予了他们坚强的品格。世世代代开山凿石,日日夜夜在大山腹中,不良地质、瓦斯、涌水、泥石流时刻威胁着他们的安全,他们处之泰然。他们把炮声作为音乐催眠,非当班工人说,如果听不到炮声,就会睡不安稳。施工出现异常,别人往洞外撤,他们往洞内抢险,战胜灾害和困难,保住付出辛苦换来的隧道成洞。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多年来积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特殊的工作,特殊的任务,特殊的环境,特殊的责任,使他们培育出“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企业精神,并形成了以“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服务、勇担责任、奋力拼搏”等为主要内涵的特色鲜明的“隧”文化。集团要求做到优质工程、优质服务、优秀品格、优良形象,努力实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他们逢山开路,遇水穿隧,被《人民日报》誉为“新时代的义勇军”,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他们对党和国家的铮铮誓言!

隧道工人是一个拼搏的团队,大家特别重视团队的荣耀。他们以愚公移山精神激励斗志,企业有的员工已是第五代隧道建设者,共同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观念把员工凝聚在一起,把员工的意志统一在一起。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用优秀文化塑造着一代又一代企业员工,不断去创造新的业绩。从1981年11月至1989年11月,一举建成了全长14.3千米,居世界双线铁路隧道第十位的衡广铁路复线大瑶山隧道,结束了中国人不能自主修建10千米以上长大隧道的历史。2003年参建兰武二线20千米的乌鞘岭隧道,2005年参建石太客运专线27.8千米的太行山隧道,2007年参建青藏铁路西格二线32.6千米的关角隧道等特长隧道,不断推动中国隧道施工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以“隧”文化促进创新,提升企业实力

我国自1889年采用钢钎、大锤建成了第一座隧道,原始落后的施工技术制约着中国隧道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风钻、斗车施工,中国隧道建设跨入第二个阶段。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成立后,企业制定出“瞄准国际先进、引进开发并举,结合科技攻关、不断创新进取”的发展规划,推动了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快速发展。

1979年春天,京广大动脉衡阳至广州段的截弯取直工程启动。修建衡广复线,最大的困难是修建通过五岭的大瑶山隧道。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在国内率先采用“新奥法”原理指导施工,引进大型隧道施工装备,形成破岩、装运、支护、衬砌四条机械化施工生产线,攻克了42个关键技术难点和10项关键技术难题,比传统的施工方法提前两年半建成,实现中国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当之无愧地摘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承建了侯月铁路云台山隧道、京九铁路五指山隧道、南昆铁路米花岭隧道、朔黄铁路寺铺尖隧道、株六复线大竹林隧道等重大工程。其中全长18.46千米的西安-安康铁路秦岭隧道,在我国铁路隧道建设上首次引进直径8.8米的敞开式硬岩隧道掘进机进行施工,创造了月掘进528米、日掘进40.5米的高速度,标志着中国隧道施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树立了中国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史上的第四座里程碑。

如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传统理念正在更新,遇水穿隧技术日趋成熟,成为“又好又快”的现代选择。中国中铁隧道集团积极探索盾构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运用,参与国家863计划盾构研发,集中企业机电技术人员成立隧道设备公司,成功制造出“中国中铁”品牌的复合式盾构机。由于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企业迄今共有351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评审和验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获“中联重科杯”华厦建设科学技术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创国家级工法16项。企业承揽了南水北调穿黄工程、武汉长江、厦门翔安、广深港狮子洋、青岛胶州湾、西气东输城陵矶穿越长江、广州沉管等一大批水下隧道工程,目前正在参与台湾海峡隧道和琼州海峡隧道的可行性论证,实现了我国隧道建设穿江越海的大跨越。

当前,中国土木工程协会隧道和地下工程分会挂靠在该企业,隧道和地下工程院士王梦恕出自该企业,拥有洪开荣等一批知名隧道专家,隧道和地下工程领域惟一的博士生培养基地定点在该企业。隧道科技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隧道和地下工程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年隧道施工能力达350千米以上,已建成各类隧道、隧洞总延长1500余千米。目前我国的隧道数量、通车里程均跃居世界首位,隧道施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以“隧”文化提升形象,打造知名品牌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品牌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大力开展“隧”文化建设,以此来增强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打造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产业的百年品牌。

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郭大焕认为,没有优秀的文化便不会有优秀的企业。中国中铁隧道集团以“隧”文化积极提升形象,并按照“理念塑造品质、行为规范全员、视觉展现风采、品牌提升实力”工作思路,积极打造“中国中铁隧道”知名品牌。他们设计企业标识和企业旗帜,谱写《中隧之歌》,构建视觉识别、理念识别、行为识别三大系统,奠定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框架。开展“弘扬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主题活动,狠抓项目文化落地。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围绕项目履约,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两优一先争红旗”等特色党建活动相结合,与工会“三工”建设活动相结合,与共青团组织开展的青年活动相结合,让员工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企业长期与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国内知名院校、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定期公布合格分承包商名录,着力建立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卫星企业,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把经营管理从有形资产的管理向文化管理和品牌管理上转变,把文化理念引入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履约能力和社会信誉,提升项目管理高度和层次,是中铁隧道的内在追求。他们在各项目开展独具特色的项目文化建设,打造了广深港狮子洋隧道、武汉长江隧道、北京直径线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南水北调穿黄工程、伊朗北部高速公路塔隆隧道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形象品牌项目。正如集团总经理张继奎所言,企业理念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思想精髓,用企业理念引领工作,使刚性的规定富有人性,让强制管理变成自我约束,变防范惩戒为信赖激励。

在精心培育和成功实践下,“隧文化”以其丰厚的内涵,受到员工的拥护和喜爱,它因体系完善,内容丰富,活动扎实,符合实际。集团先后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和“中国优秀企业品牌形象十佳单位”。

回顾30年的历程,他们深知中国隧道和地下工程发展的重任在肩,相信只要“隧”文化的基因不变、精神永恒,企业就会永远存在,持久繁荣。他们决心继续穿越时空隧道,构建美好未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