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社区化管理让安置点成和谐家园

2008-10-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可 通讯员 赵武 我有话说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绿地鲜花生机盎然,街道板房干净整洁……国庆期间,记者再次来到位于四川都江堰的受灾群众安置点,“和谐巷”、“友谊巷”……一个个板房构成的巷子内,笑容又回到了居民们的脸上。

作为临时家园,受灾群众将在安置点生活2―3年时间,如何规范管理,更好地服务好受灾群众,让受灾群众安居、安定、

安心,都江堰市对过渡安置点采取的社区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社区化管理体系确保党和政府与群众紧密相连

10月5日上午,都江堰“勤俭人家”安置点第一居委会二组组长杨晓玉正在办公室埋头统计本组的单亲家庭数,看到记者,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杨晓玉家的房屋倒塌,这让靠打工维持生活的夫妻俩陷入困境。现在,杨晓玉在安置点内通过“以工代赈”,每月可以领到600元的生活补助。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这里有398名群众和杨晓玉一样通过“以工代赈”有了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

“这里的各居委会主任、居民小组长以及水管工、清洁工等,均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从受灾群众中招聘,这使群众既能为安置点服务,参与管理,又能获得部分收入,解决过渡安置期间的生计。”“勤俭人家”安置点临时党总支书记林天富告诉记者。

以工代赈能够顺利实施,离不开安置点内社区化管理模式的迅速建立。受灾群众从熟悉的社区、村组,迁移到了一个陌生环境,新的社区关系、邻里关系,需要重新融合构建。因此,都江堰市把在安置点内恢复和建立社区化管理模式作为重点工作。对城区各集中安置点和人数在1500人以上的乡镇集中安置点,通过“再造社区”,将来自各地的居民融入安置点的社区管理中。每个安置点设立管委会,实行统一集中管理,管委会下设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下设居民小组,通过层级形式实现社区化管理;对1500人以下的乡镇分散安置点,原则上以村为单位,由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负责全面管理,各村民组长对本组村民进行具体管理,乡镇负责指导。

拿“勤俭人家”安置点来说,这里是四川省最大的安置点,安置群众1.2万余人。这里成立了临时党委和临时管委会,管委会下面设立12个居委会,居委会下面设立了47个居民小组,通过居委会、居民小组,党和政府与受灾群众紧密相连,确保党和政府的温暖能够传到每一间板房。

让社工发挥桥梁作用

“在社工的帮助下,我们有了自己的‘友谊巷’。如今,这里的环境好了,大家的心情也好了,交流也多了,邻里的友谊也深了。”“友谊巷”居民王志英热情地招呼记者去家里坐坐。

“刚来这里时,大家相互不认识,遭灾后都是愁眉苦脸,连招呼也不打一个。”“勤俭人家”第一居委会主任刘丽娅深有体会地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邻居,加上灾后的不稳定情绪,安置区的气氛沉闷,这也不利于推进安置点内居民生活的正常化。

望着安置点一排排安置房之间长长的巷子,前几批来这里服务的社工都曾凝神沉思。要让灾区群众从悲痛中走出,重拾生活信心,社工们只能“慢工出细活”。如何改善邻里关系?华东理工大学的社工们想到了点子――他们为每条巷子取名字:“和谐巷”、“团结巷”、“共建巷”,同时经常召开“巷巷会”“弄堂会”,为大家提供沟通的机会,从当初社工帮忙给巷子起名字,到现在大家争着为巷子起名字,安置点内的和谐气氛越来越浓。

“我们社工的理念是‘助人自助’。目前,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就是进一步增强社区融合力度,推动受灾群众自我管理潜能的充分发挥。”记者遇到了来这里开展社会工作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朱眉华教授。

在都江堰市幸福家园、滨河新村、馨居祥园等安置点,活跃着来自华东师大、上海师大、浦东社工协会、复旦大学的社工服务队,这些社工为灾后都江堰安置社区构建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社工就是政府和受灾群众之间的一道润滑剂。”林天富这样评价社工的作用。他说,通过社工的桥梁及带动作用,促进管委会与群众的有效交流,群众工作开展容易多了。目前,都江堰市民政局开始建立一支“不走的社工队伍”的尝试,组建自己的社工队伍。

建设良好环境让居民安心

记者走在都江堰的安置点内,自动化的车栏杆缓缓放行,摆满鲜花的道路旁边“单行道”、“禁止鸣笛”、“左转弯、右转弯”等交通指引牌整齐竖立,保洁员随时对道路进行常规保洁……

过渡安置点是受灾群众的临时家园,入住受灾群众多,人员结构复杂,安置点的生活环境不仅影响着受灾群众的生活和情绪,也将直接关系到灾区的生产恢复、家园重建。

“把安置点的社区管理、绿化、卫生等事务拿出来,引进专业社会机构来做,不仅能为安置点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还可以把社区干部从日常事务管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心思谋划灾后重建。”都江堰市民政局局长赵登强介绍说,目前,“勤俭人家”“幸福家园”等大型安置点都引入了专业化的物业管理,由地方政府补贴。相比以前,费用有所降低,而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在“勤俭人家”安置点,还引入了便民超市、药店、餐饮、移动电信营业厅等服务设施,居民们生活更方便。城区安置点建立了“六室三站二堂一店”,即临时党组织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群团组织办公室、咨询接待室、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劳动保障站、医疗计生防疫站、小区广播站、小区食堂、小区课堂和惠民便民店,卫生、公安、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各项服务均延伸到了各安置点。流动文化共享工程车、巡回放映坝坝电影等文艺活动丰富了安置点群众文化生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社区的周全设施让居民安下了心。

社区自治调动共建家园积极性

“陌生人来,主动询问;邻里有事,主动帮忙……”在“勤俭人家”32栋,记者看到《和谐巷公约》醒目地贴在板房的墙壁上,大红纸上整整齐齐地列了10条。

居民们告诉记者,这些公约都是他们自己商定的。在都江堰各安置点,居民们通过民主方式制定管理规章,《居民公约》、《社区文明公约》等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写得清楚明白。除此之外,居委会成员、居民小组长、栋长也都是从住户中民主选出的“当家人”。

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妥善解决了各类矛盾,而且也激发了居民们更大的重建家园热情。“勤俭人家”第一党支部的团支部书记尚勇耿从细节中感受到了居民们的变化,“以前遇到水管漏水、门锁坏了这些小问题,大家都会找上门来,现在这类事情刚一发生,大家就能自己动手妥善解决。”目前,在都江堰各个安置点,活跃着自助服务队、设施维护队等志愿组织,他们积极开展社区环境卫生整治、设施维修维护、小区治安维护和扶老托幼等服务。

“党委政府的组织管理职能、社会各方的优质服务职能、受灾居民的自救互助职能向集中安置点全面延伸并有机整合,确保了都江堰市安置点管理服务的全覆盖和优化提升。”都江堰市市委书记刘俊林说。

对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一直颇为关注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郭强指出,“作为四川省最早和人数最多的安置点之一,‘勤俭人家’等都江堰各安置点社区管理的有益经验,对其他安置点的工作有参照价值和借鉴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