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应对危机的最佳手段

2008-11-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丽君 我有话说
日前,国家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具体措施,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是中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最佳手段,也是改善民生、增强消费、促进发展、惠及百姓的重要举措。

十项措施中,有一项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信息让河北小伙子小佘有了信心。小佘来北京收废品五六年

了,令他没想到的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金融危机也会影响到他的收入。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原材料的需求减少,直接影响到废品的收购价格。目前,矿泉水瓶收购价1毛钱3个、旧报纸1.1元1公斤,这个价格不足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一半。仅一个半月前,小佘还按每斤3.6元收废铁,谁曾想,现在降到了1斤1.2元。

经常读书看报的小佘从十项措施中听出了“商机”,他乐观地说:“国家大修铁路、公路,钢铁必不可少,现在废品价格低,别人收得少,我就多收点,不信将来没赚头。”

小佘的话虽然浅显朴素,但他面对困难表现出的信心却是当下最需要的。

近两个月来,国际金融危机由美国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引起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担心。于是,人们不管危机是不是到了自己跟前,也都自觉不自觉地捂紧了钱包。消费决定生产,人们减少了消费,世界经济的增长也瞬间放缓脚步。

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贡献率超过12%。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经济发展势头,本身就会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动荡中,起到“缓冲器”和“稳定剂”的作用。

经济的全球化在让我们享受到“共荣”之后,也不可避免地体验到了“共衰”的滋味。面对危机,中央出台的十项措施及时而必要,果敢而科学,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来提高我国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是我国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另一方面,这些措施的主旨是让利于民,是以民生为重,“办成一些群众期盼、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的大事”。通过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措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应该相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积累了大量发展和调控经济的经验;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初步匡算的约4万

亿元投资对我国经济的拉动将最为直接……这些都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利条件。

过去几十年,世界经济历经风风雨雨,最终都渡过了危机,实现了新的发展。今天,国际社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经验更加丰富。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彰显了中国这艘经济巨轮驾驭风浪的自信。

有专家说,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也蕴涵着发展方式调整的机遇。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每次的经济大调整,都会伴随产业结构、技术、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从暂时的困难中寻找机遇,化被动为主动,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观点值得信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