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圳三变

2008-11-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易运文 我有话说

对渔民村的贫穷简陋,曾任宝安县附城公社黄贝岭大队民兵营长的汤锦森记忆犹新:渔民村人最早是漂泊在东莞一带的水上人家,上世纪50年代来到深圳河边定居,靠捕鱼捞虾艰难度日,渔民村由此得名。村民辛苦一天,收入只有8分钱。

从1980年开始,渔民村利用特区的经济政策,组建起运输车队、船队,办起了来料加工厂。

1981年,渔民村户均收入3.3万多元,成为深圳的第一个“万元户村”。

1984年1月25日,小平同志来到了家家“万元户”、户户“小洋楼”的渔民村,汤锦森成为全市陪同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的第一个农村基层干部。

汤锦森说,现在,两栋12层的时尚住宅楼、一栋18层的综合楼在渔民村拔地而起。新的渔民村采用高科技智能化小区管理,每户拥有600多平方米的住宅、60多平方米的商铺和地下停车位,小区内各种文化、休闲、娱乐设施齐全,昔日的渔民过上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小渔村成了深圳乃至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发生巨变的最生动的见证。

图为深圳市中心区一角。

文化之变: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的嬗变

已经从深圳新华书店总经理职位上退休多年的汪顺安,是一位1982年就来到深圳创业的“开荒牛”。汪顺安对记者回忆:28年前的深圳,只解放路有一间面积200多平方米的书店,一年的营业额不足百万元。说那时的深圳是“文化沙漠”,一点也不夸张。

一提起今天,已经年近70岁的汪顺安禁不住眉飞色舞起来:“20多年前只有三间门市部的新华书店,现在变成了拥有10万平方米经营面积的出版发行集团。单是一间中心书城,就有4万多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单一书店。每年的营业额达到了6亿多元。深圳的文化和28年前比,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28年来,深圳这片热土在不断创造着经济奇迹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在创造着让人惊叹的奇迹。深圳,早已由“文化沙漠”蜕变成了欣欣向荣的“文化绿洲”。

28年来,尽管深圳市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没有变。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体立市、建设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打造“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和“设计之都”的具体举措。

到2007年底,深圳已经拥有600多个图书馆,初步实现了每1.5万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指标,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居前列。

改革开放不仅催生了深圳大批现代化的文化设施,而且,这片热土还孕育了一批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文化名人。著名词作家蒋开儒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57岁才来闯深圳的蒋开儒,是改革开放创造人间奇迹的一个鲜活典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16年前,自己刚来深圳时绝对是个“三无人物”:无文凭、无青春、无户口。但蒋开儒在深圳这块青春的热土上却迸发出了巨大的创作灵感和激情。1996年,他作词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唱红全国,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之后,他又创作了在党的十五大开幕和闭幕式上多次播放的歌曲《走进新时代》。蒋开儒说,《礼记》中有一段话: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历代精英都在为这样一个梦而奋斗,但都没能实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这个梦才终于实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我们赶上了最美最好的时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