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社区医生成为百姓健康守门人

2009-01-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任生心 我有话说

编者按

在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公布深化医改《征求意见稿》之际,记者了解到,几年前,根据民主党派探索“医改”新模式、“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提案和卫生局监督员指导,北京市丰台区右外、蒲黄榆、大红门等社区医院经过实践,先后推出“承诺式服务”、“心理咨询”、“专家进社区”、“片儿医”等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这里约90%的百姓积极到社区就医。同时,专家指出有关机制尚待完善。

原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原全国政协委员田麦久在2006年《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难点与对策》提案中说,社区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都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缓解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爱心医院工程”的尝试

近年来,北京丰台区右外医院推出了“爱心医院工程”,使被服务居民的各种医疗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北京市卫生局社会监督员文复兴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40岁的姜先生2005年是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严重时,爱人经常哮喘发作,夫妻俩靠下岗津贴维持生活。右外医院同志了解情况后,召集糖尿病专科医生为其制订了全程免费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救助计划。第二天医生亲自为他逐条讲解,安排了胰岛素治疗和相关的检验,同时积极和办事处民政部门沟通激光治疗事宜,边治边等;一个月后他开始觉得身体状况有所改善,眼睛比以前也亮了。半年过去,身体健康状况大有改善,血糖控制明显好转。

受爱心医院工程启发,为了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机构如何为居民服务的新模式,2006年11月底,丰台区右安门街道办事处与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手的“承诺式服务与心理健康进社区活动”启动。一位50多岁的女士因脑部疾病出现失眠、重度抑郁,整天不愿与人交谈,总是哭泣,24小时需要爱人和孩子陪同。患者在该院门诊进行了6次心理咨询、两个疗程的脑生物电流导入治疗和针对脑血管病的两个疗程正规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她高兴地对邻居们说,没想到心理门诊这么省钱,还这么近便!右外医院自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以来,共接待本地、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等各种心理疾病患者数千人次,不同程度地解决了患者疾病隐患,方便了社区百姓,不知不觉中,也转变了老百姓动不动就去大医院看病的传统想法。

心理咨询使百姓科学面对疾病

经过三年探索、实践,右外医院已积累510多人次的个体心理咨询和治疗案例。他们为辖区内的民警、教师、护士三个特殊职业团体和糖尿病患者群体中开展了团体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团体心理辅导和特殊个体心理治疗等措施,在缓解群体工作压力、改善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关系、提高慢性病自我防治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继右安门派出所民警的团体心理干预后,丰台区公安分局决定将这项服务拓展到全区3000名公安干警中去。

右外医院先后培养了20名心理咨询师,引进了一名医学心理学硕士,在著名心理学家杨凤池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开展社区心理干预的探索与尝试。右外医院院长王小年说,我们针对社区居民的家庭及其成员会出现一些心理紊乱、心理障碍等问题,患者或其家庭不大愿意去精神病院就诊,在一般的二级医疗机构又不能解决问题,个案中有涉及家庭隐私问题,另外也有花费问题,因此,心理咨询服务是重要的预防疾病手段。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门诊推出后反响热烈。到目前,共接诊个案咨询755人次,建立心理咨询档案近200份,社区义诊及健康讲座50余次,团体咨询近600人,到2008年9月份,已建个人健康档案5万多份,其中1万5千多份已进入医生电子工作站使用。

百姓说,“片儿医”让我们看病真方便

2007年秋季,北京市丰台区的106个小区宣传栏都树立起了公示牌:上面有一位社区医生的照片、姓名、24小时联系电话和“如果您需要健康帮助,请与我联系”文字,这就是丰台社区的“片儿医”。

在“片儿医”上岗不久后的一个午夜,社区医生杜晓红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杜大夫,你快去我家看看,快,我爱人不行了!”杜大夫打开门,发现是前楼的街坊刘大姐的爱人。“一定是刘姐的心脏病又犯了。”杜大夫带上出诊箱和家属一起赶到刘家。患者刘金花痛苦地蜷卧在床上,“杜大夫,我胸口特别闷,我是不是要死了?”“别紧张,先把药吃下去”,杜大夫先给患者服下了速效救心丸,边做检查边问病史。杜大夫一边告诫她以后一定要注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过了几个小时,患者的情况逐渐稳定,在药物的作用下慢慢入睡。

“片儿医”要给居民讲健康课,帮老病号预约大医院的专家、为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送药、做检查,看望孕期妇女、询问孩子有没有按时打防疫针等等。卢沟桥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赵桂琴说,“‘片儿医’其实是一个团队,为一片的几个居委会服务。”

大红门医院院长吴浩告诉记者:我们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网络健康大课堂”,现已覆盖西马社区、西罗园南里社区等9个社区近10万人口。网络健康大课堂让百姓关注社区卫生,截至2008年8月底,共开展网上健康课堂2171次,接受教育者约30万人次,网上咨询回复2300多人次,这一举措使一级预防的受众人群不断扩大。

北京市丰台区卫生局局长张扬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提倡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对社区居民的健康进行连续的、全身心的照顾和管理,其职能是“防、治、保、康、教、计”六位一体,社区医疗中心承担着社区百姓生命安全的守望和群体健康的保障重任。“承诺式服务”、“免费预约”、“专家进社区”、“片儿医”都是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

激励机制等尚待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吴明从三方面分析了目前城市社区医疗发展的情况:首先是社区卫生机构人力资源不足。由于在社区卫生机构工作的收入不如大医院高,工作比较辛苦,且缺乏对社区卫生人员在职称等方面的特殊政策,社区卫生人员很难获得高级职称,这让很多人感到没“奔头”,不仅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也难以吸引人才和稳定医护人员队伍。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扩大,尤其是公共卫生服务,与以前相比,社区卫生机构的工作量有了明显增加。但收支两条线管理下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编制人员数明显低于实际需要,难以随居民对社区卫生需求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内容扩大而调整。很多社区卫生机构反映因人员不足,不得不降低部分卫生工作的质量,很难按照规定要求开展。

社区卫生人力的质量有待提高。一是社区卫生机构人员平均学历偏低,高素质人才因收入和事业发展等因素不愿意到社区工作,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吸引力。二是公共卫生背景的专业人才短缺,在社区从事公共卫生的工作者没有接受过预防医学培训的比例较高,影响了社区卫生工作的质量。

对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待完善。目前部分社区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积极性下降。原因之一是部分原来经营状况较好的社区卫生机构人员收入较改革之前有所下降,但工作量增加,工作又辛苦。原因之二是部分社区卫生人员的绩效收入没有拉开距离,没有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原因之三是约束机制和监管制度不到位。目前对社区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估没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存在考核工作形式化的问题。(栏头篆刻:韩志强)

编者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