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凝聚“融入”合力

2009-01-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通讯员 杨思 我有话说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坚持大教育观的思想。东北师大整合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生成长的时时处处,形成“融入”的合力。

融入校园文化

东北师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营造了“积极向上、

敦品励学、品味高雅、张扬个性”的校园文化风格和氛围,为“融入”创设文化育人平台。

文化体验弘扬主流。学校开展了“百部经典文化作品传递”系列活动,陆续推出“百部经典文学作品”、“百部经典影片”和“百幅优秀书画作品”赏析活动,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校院两级“文化精品超市”,在文化赏析中传递渗透主流价值观念。同时,学校还推出“舞台实践”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演绎、观看经典文学作品、历史剧以及各类音乐剧等等,体验传承主流文化。

专业赛事拉动创新。在具有公共特色的大赛的基础上,开展同专业紧密结合的学科特色竞赛。国际关系学院的“模拟联合国”大赛、经济学院的调研报告大赛、商学院的创业计划竞赛、软件学院的软件设计竞赛等都拉动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的热情,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网络文化导向鲜明。学校以“恰同学少年”模拟校园生活社区为核心,建设了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生成长成才专题网站。

融入关键教育环节

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素质的主阵地,学生资助和就业工作则是关系到学生重大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环节。东北师大在这三方面工作中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会三制”融入课堂教学。这是以制度促衔接,以衔接促“融入”的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该校学生工作部部长李忠军介绍说。一是成立学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校党委书记任主任,学生工作、教学、人事等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任委员,共同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方针政策。二是建立“学生政工干部听课制”和“学生政工干部兼职班主任制”。每名政工干部每学期至少听取所带学生的专业课程30课时,至少担任一个学生班级的班主任。三是建立“三维辅导制”。以班级为单位,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一名政治辅导员和课外辅导员。

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在学校是一个群体。针对其心理压力大、易产生自卑感等特点,东北师大实行了物质、精神“双线资助”模式。组建“自强同学会”,评选学生“自强之星”,实现贫困学生由“他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精神跨越。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和部分毕业生择业时过于功利、诚信意识不强等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以“两个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融入职业价值观念。

首先,引导学生扎根基础教育,实现个人职业理想与国家发展需要的统一。面向师范专业学生常年开展以政策导引、典范导引、师魂导引、学习生活导引、职业情景导引为主体的“五项导引”教育,培养广大学生爱教乐教、努力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崇高职业理想。同时,学校还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其次,倡导诚信教育,实现职业道德观念的知行统一。学校组织开展了“五个一诚信教育活动”,即组织一次毕业生诚信就业宣誓大会、签署一份《东北师范大学诚信就业公约》、学生自编一部诚信就业的专题宣传片、起草《致2008届全体毕业生的一封信》、开展一次“诚信就业”模拟诚信职场专项活动。

融入社会实践

东北师大以“识国情、长才干、砺品格、报社会”为价值导向,以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见习等为载体,汇聚、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的社会空间。

建立“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为一体,以东北三省17个市县为实验区,以区域内82所初高中为实验基地校,东北师大积极搭建与地方政府、基础教育一线学校联合育人平台。2008年学校还启动了实验区教育实习项目,组织全校12个师范专业的1236名学生,深入县乡基础教育一线,全面“顶岗实习”。

开展国情体验活动。学校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专项团队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热点问题调研、关注留守儿童等十余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了300余个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打造“红烛志愿服务品牌”。2007年学校独立承办第六届亚冬会开幕式文艺表演获得成功,1400余名演职人员全部为学校红烛志愿者。汶川地震发生后,“红烛志愿者心系灾区”援建行动组织51名学生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在屡遭余震、断水断电、平均气温35℃的条件下,支教助学20余天,承担了灾区4个县区中小学3000余课时的教学辅导和400余人次的心理辅导工作。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