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警惕暴力家庭模式的复制

2009-01-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莹 我有话说
一位30多岁的男子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友谊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就诊。母亲背着儿子向大夫抱怨:“儿子脾气特别不好,经常与我发生冲突,甚至发展到打我的地步。”儿子承认,自己多次动手打母亲,两年来已经多次把母亲打得离家出走,最长一次离家将近20天,自己对此“感到特别后悔”。但只要把母亲找回来,没过几天就又
控制不住,再次动手。

这是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柏晓利最近接诊的病例。这个病例让她回想起不久前遇到的情景:“有一天晚上,我们从北京郊区的青少年心理治疗基地驱车回市区,一位老乡截了我们的车,希望能载他一程。老乡一听就是外地口音。我问他:‘这么冷的天你们出来干吗?’他回答说:‘我是不得已才出来的,为了躲孩子,因为儿子经常动手打我,这个家是回不去了。’他大冷天跑到山区工地看材料,出来已经两三年了。”

孩子与父母关系紧张,甚至发展到对父母拳脚相加的地步。新型家庭暴力成为心理门诊的常见病例,值得我们警惕。

解开心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柏大夫认为,上述病例的产生都与其家庭模式有关。她介绍说,一个人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别人交往,既与其本身性格有关系,也与家庭教育模式有关。

家庭模式可以塑造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柏大夫把这个现象称作“家庭模式的复制”:父母的行为为孩子提供了样板,孩子的行为往往是在复制父母的行为模式。

有些儿童生下来就爱哭、爱闹,这表明他有被别人关注的需要。如果家长态度冷漠,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这部分儿童长大后,就容易漠视他人的情感,对他人的痛苦也不敏感,甚至对用语言或行为攻击他人也感到无所谓。假如当孩子在有情感需求却被父母拒绝的情况之下,家长再使用暴力的方式制止孩子攻击别人,就恰恰传递给孩子“暴力才是处理问题的方式”的信号。这样的孩子就学不到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攻击性是人的内在特性,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柏晓利介绍说,儿童在两岁左右就会表现出攻击性。在年龄小的时候,攻击性可能表现为摔东西或踢东西。随着年龄增长,可能表现为与其他孩子争吵、打架等行为。

“攻击性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征服外部环境,在驾驭环境过程中获得成功,这是人类发展所必需的”,柏晓利说,如果对孩子的攻击性加以正确引导,就可以变为人格的积极成分,如坚忍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品质等。但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反而在一个冷漠或充满暴力的家庭中被推波助澜,就可能发展为很危险的情况。有的会演变成向社会攻击,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有的可能转变为自我攻击,比如自残等;而前面所提到的病例就是向父母攻击。

中国人一个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棍棒之下出孝子”,柏晓利认为这是非常错误的,“所有暴力的教育方式都不可取,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加强沟通,通过沟通解决问题,避免采用粗暴的方式”。同时,家长也应该学会一些沟通技巧,为孩子创造一个平等、可以互相商量、但又不失父母权威的氛围,让孩子有话说出来,而不是用暴力打回去。这种建立在合理关心孩子、爱护孩子基础上的权威,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关爱他人、尊敬他人的美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