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保障“民生财政”不落空

2009-01-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冯蕾 我有话说
记者:近年来,伴随着财政职能转型,公共财政的特点越来越显著。这些公共财政是如何体现民生特点的?

贾康:1998年我国提出公共财政的概念

,公共财政倾向民生,这是公共财政转型合符逻辑表现。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国家财政进一步加强了对民生等重点支出的保障。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5955.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7.9%;全国财政安排教育支出9081.95亿元,增长27.5%;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84.33亿元,增长22.7%;安排医疗卫生支出2499.06亿元,增长25.6%。由此可见,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征日益明显。

记者:民生投入力度之大是过去少有的。那么,如何保障民生投入增长的势头,加快构建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贾康:一要对已有的投入制度具体化,使之可持续。比如,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制度、农资综合直补制度,怎样最合理、最能让农民受惠?还需要制度进一步合理化、具体化,使操作起来更简洁合理。二要探索建立新的民生投入制度。对于广大农民,将逐步建立农村区域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对于高校毕业生,我们鼓励他们到基层就业,到艰苦的环境锻炼,财政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相应的支持机制。

记者:民生投入资金量大,点多面广,资金链条长,如何保障这些钱用在“刀刃”上?

贾康:一要加强可行性论证,进行科学决策,二要加强事中监督,发挥第三方监理作用,三要加强事后的审计监督。此外,要逐步探索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按照由粗到细、先易后难的原则推进,先从单个项目评估开始推进,再扩大到一般支出项目。同时要强化绩效考评对预算的约束作用。对绩效考评过程中发现的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等方面违法违纪行为要进行责任追究。

在加强绩效考评的同时,要加强资金的整合,探索更好的投入机制。拿财政支农来讲,资金使用分散,政出多门,效率低下是当前不少地方支农资金使用的通病。一些地方,支农资金在各乡镇平均分配,资金使用像“撒胡椒面”,在立项和申报项目过程中,各单位各自为政,建设项目产生的实际效果不好,群众不能明显受益。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中央支农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对现有中央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清理、归类和整合,保证重点、兼顾一般,优化支农专项资金使用结构,逐步形成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综合改革,针对中央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部门职能交叉重复,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在资金分配、项目确定上的“责、权、利”不统一的问题,应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的支农行政管理职能,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有的地方已建立了一个支农资金管理的综合职能部门,由其主要负责“三农”发展规划、政策、年度投向和投入计划布局的研究制定,这是很好的探索。

记者:一方面,我们要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不乱花钱,另一方面,我们要保证投入的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您认为,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方面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探索?

贾康:一是要创新投入机制,从过去“花钱养机构养人”转为“以钱养事”。比如,过去财政支持农村文化事业,通常是对乡镇建立文化站所,包括建房、人员配置、设备等给予支持。而有的地方效果并不好,这就需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新机制。江西的“文化下乡”,就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当地的歌舞团、剧团、电影放映队投标竞争取得文化服务主体资格,等到完成政府确定的文化服务任务后,由国库直接支付资金给这些表演团体。这样,切实达到了文化下乡的政策目标,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也通过竞争机制,提高了文化节目的质量,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又如,江苏省通过给农民工发放“农民工培训券”的方式帮助农民就业。一方面利用了已有的培训机构,另一方面,让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机构,有利于提升培训机构的市场意识和良性竞争。这相对于政府花钱办培训机构更节约,更受群众欢迎。二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奖补政策”,创新引导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民生领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