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铸铅行动”影响中东战略格局

2009-01-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开罗记者 于毅 我有话说
虽然安理会8日通过了第1860号决议,呼吁以巴双方立即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但双方都宣称不准备接受这一决议。以色列安全内阁9日决定,继续推进目前正在加沙地带展开的“铸铅行动”,直至实现恢复以南部地区平静的目标。以军10日散发传单称,将“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哈马斯则表示,安理会决议没有满足哈马斯无条件停火
、以军从加沙地带完全撤军、撤销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开放包括拉法在内的所有口岸这三项基本要求。截至10日,巴已有854人死亡,3681人受伤,以军死伤也超过100人。这场战事何时结束,特别是将对中东和平进程及战略格局产生何种影响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在中东政治中有一句名言,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曾长期没有祖国、流离世界、惨遭迫害与杀戮的犹太民族和目前正在遭受以军打击的巴民族都认为这块土地是自己祖先生活的地方,寄托着他们太多的感情和希望。1948年以色列建国并独占了这块土地,几百万巴人沦为难民,从而揭开了60多年的流血冲突史。巴人认为以是占领者,对以进行武装抵抗是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以则把巴人的抵抗视为恐怖活动,必须坚决除之。这不仅成了巴以之间60年无法解开的心结,而且成了阿以无法实现关系正常化的症结。此次以对加沙大动干戈无疑进一步加深了两个民族心理和感情上的裂痕与创伤。不少中东政治家们认为,“铸铅行动”的最大后遗症是加大了实现巴以和解,特别是弥合心理感情裂痕的难度,实现中东全面、持久、公正和平的进程严重受阻,这将对地区安全、稳定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一些观察家认为,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这场实力“不对称”的对抗及以色列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霸气”既给阿拉伯国家,也给地区国家带来了“精神重创”。一位英国作家在中东报上撰文称,经过这场战争,每一个阿拉伯国家都会重新审视自己的防御能力,将致力于更新自己的武器库,毫无疑问还将提高自己的军事预算。伊朗也将加倍努力拥有核力量,以回击以色列可能对它发动的进攻。虽然“铸铅行动”是针对哈马斯的,但其影响将会远远超出这个范围,将在中东地区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这对地区和世界都不是一个好的预兆。素有“火药库”和“能源库”之称的中东地区需要的是安全稳定,而不是更多更新更具杀伤力的武器弹药。中东已经历了太多的战争,一个稳定繁荣的中东既对地区有利,也对世界有益。

去年12月27日“铸铅行动”开始后,阿拉伯国家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分歧严重,年底在形势所迫下召开了阿拉伯外长紧急会议,但无果而终,把矛盾上交安理会。由于美国等在此问题上明显偏袒以色列,安理会也迟迟无法就此做出有力、有效的决议,致使这场流血冲突至今不停。俄罗斯、法国、欧盟等在事件发生后纷纷介入,试图显示自己的存在和作用。去年以色列与叙利亚通过土耳其进行了非直接和平谈判。此间有大量的文章称,此举旨在瓦解叙利亚、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之间的联盟关系。但“铸铅行动”开始后叙利亚明确表示不可能再与以进行和平谈判。一直与以保持良好盟友关系的土耳其对这一事件的立场也受到一些阿拉伯媒体的高度赞扬,它们甚至称土的立场要比阿拉伯国家的立场要好许多。许多分析家认为,这一事件将引起阿拉伯与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关系、阿与地区其他国家的关系、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阿以关系等多种关系的调整,进而可能对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铸铅行动”也在阿拉伯各国民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抗议以军入侵和声援加沙的示威游行此起彼伏,不少国家的民众都对本国政府的“不作为”、“沉默”和“软弱”不满。一些观察家认为,以军此次行动将会对一些阿拉伯政权产生“地震效应”,甚至预言,一些阿拉伯政权可能会因此开始走向崩溃。

加沙战火还在燃烧,巴以还在流血,当务之急是立即停战。这场战事对中东战略格局的影响值得关注。

(本报开罗1月11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