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面对困难提升就业能力最重要

2009-01-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丰捷 我有话说
正值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此时,校园内外,那些奔忙的脚步,那被焦灼、无奈、沮丧亦或是兴奋交织的年轻面庞,都成为这个冬天牵动人心的话题。

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

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当年轻人为自己的时运不济而哀叹时,许多人力图为这雪上加霜的就业困局开一剂良方。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教师袁罡近日指出,就业与创业能力不足是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谁来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记者为此采访了他。

记者:你对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处境和表现如何评价?

袁罡: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记者:就业能力包括哪些能力?

袁罡: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欧美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政府与学者都意识到,传统上大学生具备的知识、技能等因素尽管依然重要,但已不再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充分条件,大学生的可持续就业来自于范围更加广泛的就业能力。

举个例子,1993年,美国某州政府认识到了就业环境与工作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为此,劳动就业机构与当地商界领袖合作,对工作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成为当地就业机构雇用新人或提升在岗人员的能力与技能标准。这个体系包括以下8个方面素质要求,即自尊、成就动机、基本技能(必备的阅读、写作、计算、听、说、计算机应用等能力)、特殊技能(完成某项工作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思维能力(提取问题、解决问题、决策、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技能(团队、谈判、沟通、)、组织认知技能(组织认可、人际网络构建、自我展示等能力)。

记者:近年来我们也在高等教育中不断提出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你认为从学生的就业能力角度看,这些做法是否有效?

袁罡:2007年盖洛普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工作的程度只能达到70%,尤其是敬业精神、沟通能力与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等软能力亟待提高。

这些年我们确实在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进行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我认为普遍缺乏可操作性,指导性指标体系尚未建立。比如,德智体美是通过什么指标来测量的?德智体美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特别是与岗位相结合的条件下,在不同阶段的影响权重会是一样的么?比如国外的研究表明,青年就业特别是初次就业时技能优势很重要,最好来了就能上手,但是在职业生涯的中后期特别是高端职位,品德将成为第一影响要素。那中国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相关研究在国内相当缺乏。

记者:这样看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从很多基础性工作开始。

袁罡:是的。我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首先要从构建就业能力培养基础平台开始。国际经验表明,构建基础平台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非常重要。高校应结合企业需求,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等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工具,强化对用人主体发展所需能力的调查,为教师调整与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为在校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参考。

记者: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专门的就业服务机构,一年四季开展很多活动。但像你所说的这么细的工作,恐怕大多办不到。

袁罡:就业服务水平不高不是高校特有的现象,而是就业服务全行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服务没有建立在科学化的平台上,一个是人员素质偏低。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就业服务不止是帮助求职者搜集就业岗位信息,告诉你哪哪有工作,你快去吧,祝你成功!就业服务一定要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与科学发展结合起来。比如在美国,美国政府花钱做职业大辞典,职业大辞典做什么?总共有四个,第一个是职位名称,第二个是这个职业的工作内容,第三个是这个职位本身要接受什么样的职业培训。第四个是这个职位要拿多少钱。我们国家还没有类似的东西。当然这是政府层面的事情,不是一个高校能解决的。但是,我们不能等、靠、要,最基本的职业信息还是要提供给学生的。最简洁也是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搜集校友信息,我们这个大学,什么专业毕业,毕业多少年大概在什么职位上,需要什么技能,收入水平怎么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有什么优势,有哪些不足,这些信息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就业服务人员的素质也很重要。这个素质不能单纯用学历来衡量,要结合他的岗位来评价。比如就业咨询师这个工作,大量的都是直接接触服务对象和用人单位,沟通能力、承压能力、表达应变能力、人脉关系能力,这些能力至关重要,人文社科的知识背景也很重要,还有耐心、激励、心理调节等能力都是重要指标,这些都不是学历能衡量的。

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方面,很多国家都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在很多国家的高校中,兼职教师的比例不断提高。以美国为例,1970年美国高校兼职教师比例为22.8%,2003年达到43.7%。兼职教师中包括很多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士,学校建立兼职教师库,在规范化、制度化的前提下安排兼职教师承担授课任务,通过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有机结合,大学生对实践工作认识加深,提升了大学生就业能力。

记者:现有条件下,你觉得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应该从何入手?

袁罡:我个人认为可以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优势,为提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提供助力。

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并不高,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只有25%,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比例达到21.5%。除了通常我们所强调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轻视职业规划与指导等,高校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的工作职责简单,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特点缺乏动态了解,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低也是重要的原因。

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基本覆盖了全体在校生,对就业服务的对象在校期间的成长轨迹有长期、全面、动态的了解;大学生参与团学工作,分享团学服务,对团组织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以及由此而生的信任、亲近等特殊感情,保证了团组织在一代代大学生中形成持续影响。高校共青团可利用这种归属感,主动开发校友资源、开展校友活动,拓展在校学生实习、就业空间,建立实习基地,组织职业课程,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职业开发、职业咨询与评价服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