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玛奈乌兰牧骑又回来了”

2009-01-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郭扶庚 我有话说
“金雕飞起的乌兰察布,我可爱的家园,古老的敕勒川唱过了五千年……”春节将至,地处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草原被歌声所温暖,全市6支乌兰牧骑分赴偏远牧区,为牧民们欢歌曼舞,送去欢乐。“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又回来了!”牧民们兴奋地奔走相告。

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誉满全国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

兰牧骑已在送戏下乡的道路上走过了五十一年。在乌兰察布,这支队伍几度辉煌几度坎坷,今天终于焕发新生,走出了一条传承与革新交融并重、政府与民间齐心共进的探索之路。

辉煌与困境――“不锈的乌兰牧骑”

坐着崭新的流动舞台车驰骋在下乡路上,察哈尔右翼中旗乌兰牧骑队长吉木总是想起同行们最初的日子。

1957年6月,为了让偏远的牧民们看到文艺演出,9名能歌善舞的草原儿女带着四件乐器,开始走村串户。从此,“上台是歌舞演员,下台是吹拉师傅;走草原一匹骏马,走农区一辆勒勒车”,一支支蒙语意为“红色嫩芽”的乌兰牧骑成为活跃乡村文化生活的生力军。鼎盛时期,乌兰牧骑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接见,并进行了全国巡演。“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周总理殷殷嘱托。

乌兰察布也很快有了十余支这样的队伍。他们晚上演出,白天帮老乡剪羊毛、挤牛奶、下地干活,还以图片展览、幻灯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并辅导农牧民文艺骨干。

“文革”中,乌兰牧骑受到冲击。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文艺轻骑的歌声又回荡在草原。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一系列新的挑战渐次显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乌兰牧骑由全额拨款单位变为差额补贴单位,发展活力受到限制;老队员年龄偏大,新队员难以补充……乌兰牧骑逐渐滑入低谷。

但是,一支支队伍依然艰难维持着。几年之后,乌兰察布只剩了两支兵马齐整的乌兰牧骑,但大家没有绝望,他们坚信:“只要农牧民需要,我们就不会倒”。

崭新的面貌――“踏着时代的鼓点起舞”

新世纪到来后,乌兰牧骑迎来了又一个春天。2004年以来,乌兰察布市大力重振乌兰牧骑,11个旗县已有6个恢复了乌兰牧骑,其他5支也正在积极申报。

“全市把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列入统筹发展重要日程,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为乌兰牧骑发展营造了空间。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定性,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动态管理办法,目标化管理、竞争机制的实行,使乌兰牧骑恢复了活力。”察右后旗旗委书记朝克图说。

恢复生机的乌兰牧骑,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察哈尔右翼后旗38人的队伍中,大部分是公开招聘的艺术院校毕业生。“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使乌兰牧骑艺术水准大为提高。”乌兰察布市文化局局长张立中介绍。

这种效应,在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于2007年补充新鲜血液后,成功打造出民族歌舞晚会《神马草原》,在全自治区乌兰牧骑文艺汇演中夺得最高奖“表演金奖”等八个奖项。之后,又赴韩国、蒙古国演出,将草原文化带向世界。

新风吹拂处,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的新节目也不断涌现。

“生男生女都一样,挡不住咱家苗苗好……”兴和县乌兰牧骑排练厅里,一幕反映老百姓计划生育观念转变的地方小戏“二人台”引来众人观看。编剧陈德爱告诉记者,重新组建以来,他们编创了五十余个新节目,“编演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踏着时代的鼓点起舞”,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

执守的传统――“永远和牧民一家人”

恢复后的乌兰牧骑,接续了“哪里有牧民,哪里就有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

2008年10月中旬,察右中旗乌兰牧骑到一个牧区的村部演出。演出还有几个小时就开始了,一对家住12公里外的老夫妇打电话到村供销社,说非常想看节目,却没车来不了。队长吉木二话不说,开车就往老夫妇家赶去。看完演出后,吉木又把他们送回了家。老两口激动得要杀羊备饭,吉木笑了:“老人家,等我们巡演完了专门给您演,到那时再吃您的饭!”

“这就是我们的乌兰牧骑,只要有一个牧民看,我们就演!”察右后旗乌兰牧骑队长伊拉图深有同感。

化德县是乌兰察布最冷的地方之一。一次冬季演出后,路上结了厚厚的冰,车没法开了。但下个村子已经定好了演出时间,怎么办?演员们咬牙跳下车,在雪地里跑了起来。等到目的地,一些女演员忍不住冻哭了。但是乐声一响,大家擦干眼泪跺跺脚,就又精神抖擞地上台唱跳起来。

无私付出,自然换来了牧民们发自内心的关爱。

冒着大雪为生病的队员求医送药,把新房让给队员们住,做夜宵请队员们暖身子……“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一来,农牧民们总是这样忙活。最让伊拉图感动的,是牧民们的“牛车接力”。“我们去沙漠腹地的村子演出,车

到沙漠边缘不能走了。牧民们派好几辆牛车来接我们,一路唱着歌,把我们带到欢腾的亲人们中间。演出完,下个村子的牛车又早早等在村口了……”

在这个少数民族地区,乌兰牧骑早已成了民族团结的典范。

坚强的推力――“吹响乌兰牧骑复苏的号角”

乌兰牧骑的新生背后,是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重要性不断深入的认识,是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

驱车向察右前旗深处驰去,一幢白墙红顶的二层小楼格外显眼。这是旗政府斥资300余万元新建的乌兰牧骑大楼。近年来,全市各旗县的乌兰牧骑纷纷搬进新家,并添置了车辆器材、演出设备。乌兰察布市还着力解决人员编制问题,队员们可以参加演职人员职称评定,老队员转岗问题也逐步解决。

与此同时,大规模的乌兰牧骑培训在全市展开。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设立了“乌兰牧旗培训基地”,目前已经培训了四期学员。队伍内部也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思想教育,把乌兰牧骑的红色传统传扬下去。

再度起飞的乌兰牧骑,引来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一些企业纷纷上门赞助,开启了“队企联姻”的新路子。今天,乌兰牧骑的歌声飘荡在乌兰察布市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润泽了272万人民的心,使这片因神舟飞船七次成功着陆而闻名的“神舟家园”更加美好。

“是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吹响了乌兰牧骑复苏的号角。‘不锈的乌兰牧骑’随时准备出发,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把新时代的精彩撒播到乡间去!”乌兰察布市副市长王炳林说。

乌兰牧骑队员在进行传统服饰表演。新华社记者张领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