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影像纪实历史心灵感悟巨变

2009-0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党国英 我有话说
由东方卫视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摄制的三集专题片《大寨》,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主题宣传中唯一一部专门探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之路的电视专题片。这个专题片从大寨一个点看整个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变化,体现了历史的纵深感和题材的宏大性,因此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选题的精

准、播出时机恰当是成功的保证

电视专题片《大寨》的编导经过长达3个月的调查研究,翻阅了70多万字的资料,走访了近百名当事人,从“艰苦奋斗”、“走下图腾”、“奔向小康”三个方面把一个活生生的新大寨重新展现给广大观众。片子说的是大寨,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大寨,从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中国农村的关怀,到党的历届全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既起到了解疑释惑的作用,又揭示了“只有改革开放才是中国农民走出穷困的根本出路”这一道理。专题片《大寨》最后告诉我们,如今的大寨,已形成以旅游、煤炭、化工、建材、酿酒、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多个支柱产业。大寨人拥有了远高于人民公社时期的生活水平。大寨后来的变迁成为中国许多村庄变迁的一个缩影。

2008年是改革开放的关键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电视专题片《大寨》完成之际正值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闭幕之时,可以说在诠释党的新农村政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选择在这段时间播出时机恰到好处。

立意深刻、视野开阔是权威可信的基础

专题片《大寨》站在宏观的历史层面,用理性的目光审视大寨乃至中国农村的昨天和今天。它充分调动电视形象、直观、现场的特性,运用掌握的大量一手资料和实地采访,通过大量的镜头在肯定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又用事实说明大寨经验并非金科玉律,“学大寨运动”解决不了中国农民的温饱问题。片子运用史料展开逻辑思辨,深刻地揭示大寨巨变的内在动因――国家农业政策的根本转变,彰显了改革开放对于农民奔小康的深远意义。看后发人深省。

专题片《大寨》告诉人们:从农业学大寨的终结开始,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大寨在内的中国乡村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改革是成功的,这有中国农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为证。这个过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必须尊重农民自由选择的权利。给农民以土地财产的使用权以及创业权、迁徙权,是农民获得自由选择权利的最重要的基础。大寨后来的发展不是上级计划的,而是由郭凤莲和她的农民朋友们从市场竞争中争取得来的。这种发展道路更加可靠,更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大寨人卸下了沉重历史包袱,正轻装快步地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结构缜密、通俗易懂是广受好评的所在

电视专题片《大寨》给人以这样的启迪:好的电视专题片除了题材好、立意高外,还要通俗易懂,要让普通老百姓看得懂、听明白,这样才能起到媒体正面引导的作用。《大寨》的可贵之处是既不回避历史,用大量的事实分析大寨成为全国典型的必然,也不规避矛盾,用娓娓道来的形式,讲述了大寨人昔日的荣耀和面对改革时的复杂心理,重点突出了改革开放给大寨和中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实惠。主线分明、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手法新颖。让人在60分钟感受到了中国农村60年的沧桑巨变。

除此之外,专题片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阐述了一个个令人深思的大道理。比如反映大寨人艰苦奋斗的“贾进财的手和脚”,反映大寨人自强不息的“两次灾难拒绝援助”,反映大寨人面对逆境的“郭凤莲看果园”、“宋立英出门不敢说自己是大寨人”,反映大寨人顺应市场经济的“宋立英的小卖部”、“李圆眼大娘的窑洞饭店”,反映大寨人生活变化的“农民别墅”,反映大寨人一村富不算富博大胸怀的“万亩猪场惠普周边百姓”等等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丝丝入扣,让人过目难忘。而在每一个时间结点,编导总会巧妙地将大寨与中国大的时代环境与背景勾联在一起,突出了大寨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的关系,体现了专题片的气势和厚度。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