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析银行绿色信贷

2009-01-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薛才琳 我有话说
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是指在信贷领域和信贷活动中确立环境准入门槛,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的资金来源。绿色信贷对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银行可持续发展责任与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坚持信贷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

,将环境、生态指标纳入银行经营管理之中,将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信贷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在经营活动中体现“绿色”环保原则,在信贷决策行为中注重环境风险管理、污染治理和对生态的保护,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银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企业活动是在特定环境和社会中进行的,企业、社会和环境和谐共存。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目标就是追求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既依赖于股东资本投入,也得益于客户、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为银行盈利所付出的努力,银行的行业特性要求其发挥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即主动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追求自觉纳入自身的发展目标,以一种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开展业务、特别是信贷业务。

绿色信贷是银行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核心内容。银行信贷是以偿还本金和付息为条件的特殊价值活动,这是银行各项业务的核心和主体,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信贷业务在各国银行的资产中始终是最重要、最稳定的盈利资产。因此可以说,“绿色信贷”是银行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核心内容。

实行绿色信贷机制,银行既可以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也将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先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相比罚款等传统的环保行政处罚措施,绿色信贷将增加违法排污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甚至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有力地遏制其投资冲动。

绿色信贷的发展实践

1、政府“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对推动绿色信贷的作用。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市场机制(如排污权交易)发挥作用,更需要政府主导推动。我国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这些政策的提出是推动绿色信贷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

2、我国政府主管部门陆续发布了环保产业目录。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环保产业基本处于没有市场引导也无政策扶持阶段。这期间主要以“三废”治理为重点。自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积极防治工业污染。原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总局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先后发布了《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明确界定了我国环保产业的范围。主要包括水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治理设备、新能源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生态保护及环保服务体系等。

3、绿色信贷相关政策出台及其市场实践。2007年7月中旬,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意见》要求银行在执行过程中,坚持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信贷领域设立环境准入“门槛”,由此对不同类型的项目、企业、产业“区别对待”,充分考虑项目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还联合发布“共享企业环保信息”文件,把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向金融部门提供有关环境信息。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绿色信贷”工作的努力方向:一是继续加强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严格限制对“两高一剩”、“两高一资”行业的贷款,重点支持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深入研究借鉴国外碳交易机制,试行排放配额制、发展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可行性。三是充分发挥企业环保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的作用,建立金融支持环保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节能减排重点企业的跟踪。

目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探索的最大亮点在于能效贷款。已经有国内商业银行与世界银行集团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合作,专门为利用清洁能源及开发可再生能源的中小企业提供能效贷款。为了推动能效贷款项目持续快速发展,各家银行正在不断深入探索我国与节能环保相关的金融服务市场新业务,持续研发新的能效融资模式。

完善绿色信贷配套政策的建议

根据我国当前的有关政策,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政策要求支持环境有益项目,通常的做法是降低利率,这在政策性银行容易做到,但商业银行在尚未开发能效贷款的情况下却不容易做到。这就需要配套的免税收、财政贴息等政策来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政府对环境的监管很疲弱,对于企业最常规污染源的科学监管还很难到位,对污染物的排放量难以完全掌握,因此有必要重新普查污染源,提高监管水平。

另外,银行是否有能力识别环评的真假,怎么识别和判断也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银行系统的环境专业人员非常缺乏,而把好关恰恰需要专业人士。现实的解决办法是加大环保部门和银行的合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