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高考“指挥棒”如何挥动

2009-0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尚劲 我有话说
将在明年实施的北京市新高考方案即将出台。这个方案的实施将影响到千家万户,不仅牵动着明年应届高考学生及其家长的心,也牵动着将在未来几年应考的学生及其家长的心。

出台新的高考方案,是应对北京市中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措施之一。明年参加高考的北京市应届考生,将是经过课改教学后的首届高中毕业生。新的高考方案

,一方面将检验课改的效果,为课改的进一步完善提高重要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也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整个教学活动,甚至包括对师生与家长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权威的指向作用。

其实,高考为高中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向,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实际上,高考的指向作用并不局限于教学,更不局限于高中。高考方案乃至高考题目的些微变化,都将被逐渐放大至高中、初中甚至小学的整个教学当中。比如,高考新办法拟调整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卷面分数并增加选做题的数量,这无疑增加了语、数、外三科的分数在整个高考分数中所占的比重;而选做题的增加,也无疑增加了这些科目的整体难度。如果这样的调整付诸实施,那么,可以肯定,学生偏重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倾向将更加明显,学生的知识结构将更加失衡;而如果选做题的范围游离于日常教学内容,那么,将迫使学生和家长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五花八门的课外补习班以及名目繁多的考级、竞赛中去。“10分选做题,10年课外班。”是耶,非耶?

高考是根“指挥棒”,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当然,这根“指挥棒”指挥的不仅仅是学校、学生及其家长。因为高考负载的不只是为高等学校选择学生的任务,所以,高考这根“指挥棒”挥动起来就显得格外沉重。通过高等教育可以变更身份,高考还是社会流动过程中相对平等和公平的一个阶梯。“一考定终身”常常为人所诟病,但就是这“一考”,成了许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由此,高考这根“指挥棒”,还兼有平衡教育资源和社会公正的功用。最近,温家宝总理表示,“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

无论如何,“指挥棒”应该是为所有人指路的“指挥棒”。大学以前(甚至包括大学)的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而不应该是专才教育和精英教育。现在中学甚至小学中的所谓“试验班”、“快班”,都实在有违教育的常识和理念。新高考办法出台,将使“指挥棒”确定新的指向。这个指向,是弱化还是强化中学教育甚至小学教育“精英化”的倾向,还有待观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