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方医大:构建知识素质培养体系

2009-02-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夏欧东 本报记者 吴春燕 我有话说

2007年11月移交地方仅3年的南方医科大学首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得全国二等奖。2008年11月,该校再次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举夺得大赛的金、银、铜奖。大学学生课外科研取得的累累硕果,应该说是南方医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成果体现。

“根据

我们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发现比较受青睐、在单位发展比较好的医科毕业生并不一定是那种在校专业成绩出色的学生,倒是那种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较为广博知识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周增桓对记者说。

正因为如此,南方医科大学有针对性地实施了“拓宽基础教学平台,从专一到博学;优化方法和能力学课程,从获鱼到会渔;完善个性化的选修课程,从单一到多变;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从知识到素质;教师创新经历和体验进课堂,从言传到身教”系统优化课程体系。

系统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成为突破口。首先打破各专业界限,统一设置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课程模块,按学科门类打通了专业基础平台,按专业大类构建了专业技能平台,较好地夯实了基础、拓宽了口径;其次,加强方法学课程的教授,把外语、计算机、文献检索、统计学、现代科研方法、自然辩证法、学习学、逻辑学等方法学课程的改革作为一个重点的课程模块,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发挥师德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强化“首课效应”,要求教师上的第一次课,必须先进行自我介绍,主要介绍自己的学习和学术工作历程、体会和经验;同时,尽可能地丰富选修课的涉及领域,目前,该校开设了200多门选修课程,本科生选修课学分比例已达到了总学分的30%左右。教学内容的丰富大大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和创新水平,近3年来,学生自发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受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表彰8项,省教育厅和团省委表彰共259项,在“全国首届大学生短剧、小品大赛”等各类文化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7项,省级奖励40项。

推进教学方法和技术革新紧随其后。南方医大引入PBL教学、案例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研究型、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教学模式。从1999年开始,编辑出版了PBL教学配套教材《中医内科学纲要》,2003年,在总结多年来临床PBL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编印了《现代教师观念与行为》、《素质创新教苑菁华》等PBL师资培训教材,目前有44门课程成为学校PBL教学改革试点的重点建设课程。探索了临床实景模拟教学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改革,培训和建立了一批“标准化病人”,探索了具有祖国传统医学特色的“中医标准化病人”培训和教学,实现了教学重心从知识传授逐渐向思维和能力训练转变。与此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教育技术。南方医大建成了由学科专业资源库、课程中心、精品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等组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创新性地运用自主开发的PACS系统,建成了医学影像学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了医疗影像资源直接服务本科教学。先后获得28项“151工程”(广东省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专项建设项目),建成45个精品课程网站、54个双语课程网站、52门网络课程,被指定为广东省医学教学资源中心的承建单位。近年来,在卫生部视听教材、CAI课件招标中有12项中标,各类多媒体教材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2项,其中,有3部获全国一等奖,4部获全国二等奖,2部获省部级一等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