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2009-02-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蒋笃运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3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百万教育工作者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使河南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国民素质显著提高,教育公平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为中原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实现“四大跨越”

义务教育实现了由人

民办到政府办的跨越。30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两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奠基工程。2007年12月,河南“两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省小学、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94%和98.79%,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下。“两基”目标的实现,在河南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2002年起,河南以加强和发展农村教育为重点,每年新增教育经费的80%用于农村教育;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改善农村学校条件、提升办学水平的重大工程,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课桌凳更新配套工程、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农村教师培训工程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省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农村中小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在河南农村最好的房子是校舍,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普通高中、幼儿和特殊教育也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207.26万人,招生68.42万人,分别是1978年的1.78倍和1.27倍,城市市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省幼儿教育学校和机构5617所,在园幼儿164.52万人,是1978年的9.75倍。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到120所,在校生2.07万人,基本满足了特殊教育学生的就学需求。

职业教育实现了由低谷徘徊到集团化快速发展的跨越。改革开放30年,河南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了614.49万名毕业生,职教的战略地位逐步提高。2008年,全省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1173 所,在校生171.75 万人,分别是1978 年的2.85 倍和27.13倍,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由1978年的4.8%提高到45.32%。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实施了“河南省农村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和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工程”等,改善了办学条件。紧紧围绕岗位培训、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做文章,仅2003年以来,全省中职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就完成各类职业技术培训3000多万人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万人次,开展城镇再就业培训750万人次。2004年来,组建职教集团,提升综合实力,全省现已成立20个职教集团,共吸收职业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成员单位753家,吸纳社会资金1.3亿元。职教集团把学校与企业、行业、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中部地区学校与东西部地区学校、用人单位与培养人单位等联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职教的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30年来,河南高校培养了320万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高校布局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逐步适应,结构不断优化。2008年,全省普通高校发展到84所,较1978年增加60所;总规模达215.2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25.02万人,较1978年增长27.3倍;在学研究生达到2.36万人,较1978年的138人增长 169.72 倍;校均规模由1978 年的892 人,发展到2008 年的1.3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0.5%。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强校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大见成效。郑州大学列入国家“211工程”,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相继实现省部共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位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1981年全省高校仅有2名博士、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分别增加到107个、845个。在河南高校工作的院士达111人、博士4000多人、特聘教授69人。高校已经成为河南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力军。

办学主体实现了由单一的政府办学向多元化办学的跨越。由于历史的原因,河南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河南教育,要广泛动员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的民办教育、社会力量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迅速发展,成为河南教育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河南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8年,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发展到6149所,在校生达到239.08万人;民办普通高校发展到11所,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0.29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比例提高到16.23%。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达到180个,在校生6万余人,世界500强高校中有12所与河南省开展合作办学。

二、坚持改革开放

30年来,河南教育体制实现了由适应计划经济到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变。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初步形成相互沟通、相互衔接、基本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实现了由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向“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变革;职业教育建立起分级管理、以省辖市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形成了中央、省和省辖市三级办学,省和省辖市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逐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逐步建立起“学生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机制。

教育教学方式和教育评价实现了由升学为主要目标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转变。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制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校体育、美育、劳动观念、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加强。全省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由1978年的42.97%、45.55%、38.81%,提高到2008 年的99.54%、97.68%、90.8%;高校副高级以上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从1978年的1.73%增加到2008年的33.11%。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取得新进展,师德建设不断加强,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规模增长、质量提升,更在教育思想、战略规划、结构、体制、内容和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根本变革。教育功能从强调教育的单一属性,转变为基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与权利的综合考虑,逐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结构从相对单一的教育体系向适时分流、多梯度的教育架构转变,促进了教育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本位向注重提高素质、育人为本的教育转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发展到逐步均衡协调发展,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共同发展;教育体系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积极开展教育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教育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我们的主要体会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正确方向。30年来,河南教育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关键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这一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才能在纷繁的矛盾和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把握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30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尊师重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有限的资源和财力向教育作尽可能大的倾斜,使河南教育在公共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推动河南教育不断跃上新台阶,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抢抓机遇促发展,是由现阶段河南的省情所决定的。30年来,河南无论是实现“两基”,还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都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坚持发展不动摇,抓住机遇不放松,乘势而上,推动教育快速发展。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30年来,河南教育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突破阻碍教育发展的观念和体制障碍,在思想观念、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才使得教育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尊重教育规律,结合河南实际,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是做好河南教育工作的根本方法。30年来,河南在加快教育发展的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教育规律,使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相适应,保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取向。30年来,河南教育坚持办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问题,在整体推进教育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坚持依法治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顺利推进河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障。30年来,河南教育部门逐步树立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保证了教育的稳定发展。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河南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实现,河南教育的前景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