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最早的科学期刊――《科学》

2009-02-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夏建白 我有话说
中国的科学期刊最早创始于1915年。

191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忧心国事,抱定“科学救国”的理想,发起出版了《科学》(Sci-ence)月刊,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为宗旨。发起人是任鸿隽,参与者有胡明复、赵元任、周仁等9人。同年,在美国的倚色佳小镇还成立了中国科学社,首任5位董

事是:任鸿隽(会长)、赵元任(秘书)、秉志(会计)、胡明复和周仁。这是中国现代科学的第一个民间社团和科学杂志社。

《科学》月刊的创刊号于1915年1月在上海发行。办刊方针是“求真致用两方面当同时并重”。当时发表的文章可归纳为科学通论、各科知识、科学史与科学家、科教事业发展、科学新闻与知识小品6大类。

1915年,爱迪生致函赵元任,祝贺《科学》杂志创刊。其中写道:“《科学》证明了我一直持有的观点:世界正在见证一个最伟大的现代奇迹,一个伟大国家――中国觉醒到文字教育是国家强盛和进步的根本。”

1918年,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和《科学》杂志编辑部长杨铨回国,中国科学社由此移归国内。

1927年,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相继成立。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会和领导成员中除少数几人外,都是中国科学社成员,例如总干事杨铨、气象所所长竺可桢、地质所所长李四光等。从此,中国科学社的作用慢慢被中央研究院代替。

1934年《科学》改版,由传播知识为主转变为正式的学术刊物,宗旨为“其宗略规托英国《自然》周刊,美国的《科学》,德国之《自然科学》等杂志”。

1949年至1950年,中央研究院迁往台湾,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社留在上海继续活动,但由于是私立民间社团,难以为继。

1951年,《科学》停刊。1959年中国科学社宣告解散,全部资产移交中国科协。

《科学》给我们的启示是:1.抱着“科学救国”的伟大目标,积极传播科学知识

《科学》创刊于20世纪初期,当时中国正处于经济科学落后、受列强欺凌的水深火热之中。发刊词中强调国家富强与科学有直接联系,“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

2.科学社团与《科学》刊物联系紧密

在办《科学》的同时,留美学生成立了中国科学社,通过募捐的方式在中国开展科学研究。中国科学社是中央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的前身,成立之初即分几个学部开展活动,各学部的负责人大都是中国科学社成员。后来,《科学》作者群中有28人当选为1948年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例如华罗庚、严济慈、叶企孙等。

3.具有中国特色,结合中国实际

当时中国的一些重要科学成果都发表在《科学》上,例如1928年发表了《中国第四纪人骨之发现》(翁文灏)、《航空与天气》(竺可桢)、《在当代物理学中的确定率与因果率》(严济慈)等。

4.艰苦奋斗,创办者具有发展、传播科学的献身精神

赵元任在自传中说,在初期,“试图节约我们微薄的收入,以便使中国科学社得以维持。我们一位康奈尔同学邓宗瀛发起了一个经济上的节食竞赛,一些时候是每天5角,另一些时候则是每天3角5分,很快我们两人便都因感冒而躺倒”。

胡明复说过:“我们不幸生长在现在的中国,只可做点提倡和鼓吹科学研究的劳动,现在科学社的职员社员不过是开路的小工,哪里配称科学家。中国的科学将来果能与西方并驾齐驱,造福人类,便是今日努力科学社的一班无名小工的报酬。”

(本文摘编自作者在第31期“双清论坛”上的报告,题目为编者所加。)

中国科学社第一届董事会(摄于民国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后排左起分别为:秉志、任鸿隽、赵明复,前排左起分别为:赵元任、周仁。资料图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