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排队推动日”给北京带来文明之风

2009-02-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董城 我有话说

公共秩序文明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的标尺之一,排队礼让则是秩序文明的基础。

2007年2月11日,首个北京“排队推动日”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关键一年火热展开,并将每个月的11日定为全市“排队推动日”。到2009年2月11日,两年过去了,“排队推动日”是否能从迎接奥运会提升首都文明形象的初衷逐渐变成北京

市民自觉自愿遵守的文明行动?

用“排队日”突破秩序文明建设难题

建设公共秩序文明,突破口在哪里?怎么样才能尽快帮助市民树立公共场所文明礼让意识?开展什么样的活动能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开展“排队推动日”活动的创意在首都各界的集体智慧碰撞中产生了:将每月11日固定下来,确定为全市“排队推动日”。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元浦指出,文明风尚建设的根本在于提升人的道德素质。而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排队推动日”活动,与此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内在地包含着人的文明素质提升机制和功能。“排队推动日”用生活实践和教育不断去熏陶和引导,促进了市民有序排队文明习惯的养成。

首都文明办主任舒小峰认为,“小切口、大纵身、全覆盖”是“排队推动日”的创意所在。正因为“排队推动日”符合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规律,契合广大市民对公共生活公平的需求,使其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能拥有数十万志愿者,吸引近千万人参与。“排队推动日”在车站、医院等各种公共场所开展排队活动,具有操作性,使精神文明建设“由虚化实,以实推虚”,吸引了最大范围的市民参与实践,从而成功培养市民排队意识和秩序观念。

“排队日”排出看得见的文明

2007年2月11日,北京王府井,首个“排队推动日”活动正式启动。当天,北京全市18区县两千多个重点公交站台、商场、公园、大街等人流密集公共场所同时展开自觉排队活动,吸引百万市民参与这项文明行动。

从2007年2月11日开始,每月11日,北京都会在巩固上一个“排队推动日”的基础上,推出一项新的主题:3月11日,1805个公交站台市民有序候车,包括老将军、院士、劳模、奥运冠军、外国留学生在内的数万名志愿者,义务上街引导自觉排队;4月11日,“鲜花表心意、温馨又文明”,十大示范医院组织志愿者引导排队就医;5月11日,“汽车也排队”,全市设立倡导交通文明宣传站100处,重点宣传汽车排队、交通礼让;6月11日,“礼让我快乐、消费我文明”,全市商业零售企业开展“购物排队推动日”主题活动……如今,每月11日,4500多名文明乘车监督员都会在公交和地铁站台引导乘客秩序乘车;85%的公交、地铁站台实现排队候车,30%站台实现无监督自觉排队……北京的公共场所逐渐形成了有序排队、礼让他人的良好秩序。

舒小峰说,排队推动日的主体并不是哪一个单位或是哪一个特殊职业群体,只有全市市民真正参与到其中了,这项活动才真正有意义。随着排队日活动全面深入开展,北京涌现了一批文明乘车监督员夫妻岗、“一家三代”岗等普通市民自觉组成的维护首都文明形象的组织。

促进城市文明风尚的形成

专家指出,2008年以来,“排队推动日”活动一方面强化行为示范,加大舆论宣传,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市民增强秩序文明意识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提升相关部门、行业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改善硬件设施条件,为人们自觉有序排队、文明礼让提供支持和保障。通过扎实有效地持续推进,“排队推动日”活动带动了各级领导、各行各业、数十万志愿者与文明乘车监督员、上千万市民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一致好评。

北京市思想政治研究会博士朱华东、张慧玲从2007年起开始跟踪研究首都“排队推动日”,他们认为,“排队推动日”对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起到了多方面积极的作用。

其一,促进了市民有序排队文明习惯养成。排队,在人们公共生活中,似乎是一件小事,但它体现着每个人的文明素质。“排队推动日”让广大市民在实际参与中提升文明素质。

其二,促进了人文奥运和谐文明环境建设。排队是一种公共交往中的秩序行为,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社会和谐文明形象,“排队推动日”活动从人们具体的身边小事入手,用“看得见、摸得到”的文明建设着眼于首都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促进了人文奥运和谐文明环境建设。

其三,促进了市民公共生活秩序改善。“排队推动日”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其公平有序、高效和谐的公共秩序建设,促进了市民公共生活秩序的改善。

其四,营造了深入人心的舆论宣传氛围。“排队推动日”活动运用了各种舆论宣传教育途径,营造了强烈的秩序文化氛围,使活动深入人心。

其五,发挥了对其他重要城市的示范作用。正如一名网友在人民网中的留言:文明排队,不是北京一个城市的事。

最后,赢得了国内外媒体广泛一致的高度评价。“排队推动日”活动受到了境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对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报道,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许多境外媒体主动对活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排队日”引领市民文明素质提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排队活动的全面开展也在带动着全社会文明风尚建设。秩序文明成为人们的习惯后,开始潜移默化地提升首都市民的综合文明素质。

舒小峰表示,人的道德品质,是在深化道德认识、建立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强化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形成的。这一过程,体现了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和培养工作的机制性要求。“排队推动日”活动,正体现了这一规律和要求。

“排队文明,礼让光荣”等富有深度和规模的大力度宣传与典型示范,不断加深人们对“排队”、“秩序”的道德认知。排队宣传与多数人自觉排队的浓厚氛围,使人们在心灵深处逐步产生“自觉排队为荣、破坏秩序为耻”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共鸣。在养成自觉排队习惯的过程中,上千万市民也开始通过这一提升道德品质的机制,逐渐形成了“尊重他人”、“文明观赛”、“爱护环境”等其他文明品质,不断提升综合文明素质。

据中国人民大学连续多年针对首都市民文明指数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82.68,比2007年的73.38上升了9个分值,与2005年的65.21相比,提高了17.47个分值。在“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的公共交往方面,市民文明程度都有长足提升……受首都文明办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调查后发布的这一系列“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有力地说明了在“排队推动日”带动下,城市文明水平、市民文明素质已经得到显著提升。

“排队推动日”活动,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于宏大处构思,细微处着力,成为促进首都文明风尚的养成并不断提升的重要活动载体之一。

“排队推动日”提升了北京的城市文明水平。图左为“排队推动日”LOGO。张世珍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