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2009-02-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锡君 我有话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社会和谐水平的迫切需要。青岛市四方区是青岛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中共青岛支部旧址,也是现代城市典型的老工业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在文化积蕴、群众文化需求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独特性。在新形势下,四方区以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

发点和落脚点,把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突出特色,资源共享,挖掘利用,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将和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融为一体,构筑起富有区域特色的和谐文化新格局,为加快和谐城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一、打造文化资源共享体系。整合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四方区创新文化资源整合渠道,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共同兴办”为主要方式,建立起以政府文化资源为主导,以基层文化资源为基础,以社会文化资源为补充的文化资源网络体系。一是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构建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吸纳社会资本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协调辖区内各部门、各街道等多方面力量,并与企业实行文企联姻,通过新建、扩建、租赁、置换、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打造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广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心,建立起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群众满意的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了城区文化设施布局的相对均衡,较好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二是借势借力,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为出发点,拓宽社会办文化的渠道,推进公共文化资源优势互补、有效对接,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区域文化资源共享。三是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加强区、街、居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建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点,加大文化、图书、街道和社区文化中心等文化场所的开放力度,降低文化消费门槛,举办各类文化培训、辅导、讲座、展览、比赛等活动,扩大公共文化的覆盖面,为居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和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塑造和谐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和谐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四方区突出地域特色,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外来文化的养分,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中进行革新和重构,着力打造一批高品位、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不断提高文化品牌的示范力和辐射面。一是充分利用区域资源,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通,开展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文化活动,打造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形成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二是以开辟特色文化阵地为着力点,在对城区传统文化活动抓质量、抓提高的基础上,实行重点开发,创新活动载体和形式,挖掘活动特色,建立起以海云庵糖球会等特色节会为主体的民俗文化、以群众文化艺术节为主体的广场文化、以邻居节为主体的社区文化、以市民读书节为主体的基层学习文化等特色活动品牌,并辐射和带动了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和军营文化发展,让广大居民群众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三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广泛吸纳文艺界的人才精英,弘扬主旋律,提高精品创作意识,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广受社会欢迎的文艺优品、新品,有力提升文化创作整体水平。四是坚持让群众唱主角,搭建群众文化舞台,鼓励居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并着力对群众特色文艺团队进行扶持和提升,培育一批特色化群众文艺团队骨干,实现“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使群众文化水平在普及中不断提高。

三、深入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崛起,是和谐文化持续效应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深入开发特色文化产业,以文化载体推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提升文化层次,形成商文互动的良性格局。为此,四方区充分发挥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形成文化与经济互赢的新格局。一是准确把握和谐文化效应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融合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确定科学的路径;加快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根本转变。二是不断挖掘城区文化资源的潜力,深入开发特色化、规模化、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有着500年历史的青岛海云庵糖球会作为全国百项民俗旅游项目之一,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民俗节”,是颇具影响力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8届。基于此,四方区不断拓展民俗文化内涵,引入各类民俗文化项目,将海云庵打造成聚合传统文化精品、集民俗餐饮、工艺、文化和旅游为一体的民俗文化街区;拓展文化产业领域,充分利用城区特色文化浓重、资源集聚等有利条件,规划建设青岛民俗博物馆,重点开发旅游项目,使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提升文化产业层级。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调整现有的文化产业及优化文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图书音像发行、文化娱乐、休闲保健和旅游业等支柱性文化产业;同时扶持一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兴建一批标志性重点文化工程,推出一批文化优势产品,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作者系中共青岛市四方区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