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宣传思想工作要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心理

2009-02-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春光 我有话说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文化心理是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一个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心理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心理,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前

人们社会文化心理现状分析

健康的社会文化心理状态是推进民族崛起和振兴的动力;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心理状态是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在因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党和国家战略重心的转移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全社会积极向上的文化心理呈主导态势,由此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推动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开放,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但是,人们社会文化心理在多元、多样、多变中也表现出了相对复杂的一面。比如,有人夜郎自大、视野狭窄;有人甘于现状、得过且过;有人悲观失望、缺乏信心;有人画地为牢、闭关自守,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已不同程度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们社会文化心理的复杂多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西方敌对势力鼓吹的所谓“民主自由”、腐朽的价值观念的影响,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沉渣泛起,导致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是非曲直不辨。二是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期,特别是随着我国更多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可变性、多元性增强,一些人肆意解构主流文化,颠覆传统价值观念,追求低俗,热衷“恶搞”,动摇和迷乱了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三是对群众的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缺乏针对性、不到位,造成一些人思想空虚,丧失精神追求,浮躁焦虑,私欲膨胀。四是一些人思想保守,观念僵化,对待任何新生事物都“打问号”,甚至主张回到旧的体制机制上去。五是缺乏理性的文化心理诉求,热衷于追求高层次的物质消费,却疏于高品位的精神追求。

研究当前社会文化心理的现实意义

研究当前的社会文化心理,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文化服务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第一,研究社会文化心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任何社会文化心理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也与政治紧密相连。研究社会文化心理,可以把握其所代表的社会思潮实质,从而有力地提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第二,研究社会文化心理有助于抵制落后、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没有真空地带。实践表明,对于思想文化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会去占领;先进的思想文化、社会思潮不去占领,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社会思潮就必然会去占领。只有坚持抵制落后腐朽思想的侵袭,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文化心理。

第三,研究社会文化心理有助于了解社情民意。执政党应当及时了解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想什么、关心什么、希望什么,而这些社情民意往往是同社会文化心理交织在一起的。通过透视社会文化心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群众的心态和社情民意,这就为执政党制定和调整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加有的放矢。

第四,研究社会文化心理有助于调节社会矛盾。群体文化心理是社会的晴雨表,也是缓和、解决社会矛盾的调节器。通过研究社会文化心理,可以了解和把握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心态、动向,发现社会矛盾的焦点。社会文化心理具有社会预警器的功能,它可以帮助党和国家了解群众的社会心理和呼声,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化解社会矛盾。

第五,研究社会文化心理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越向前发展,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就越大。当前,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决不亚于经济硬实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和光荣传统,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

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心理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的历史使命

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曾说:“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文化必须变得更有动态性,更注重未来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顺应现代文明发展趋势的主动选择,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现在进行时”,这就必然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紧密相连,必然要求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心理。因为有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心理,就有了发展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社会基础。

一、一元主导,兼容并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着国家意志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体现着国家的文化形象,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文化心理与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密不可分,可以说文化心理是通过人的核心价值观凝聚而成的固定的心理。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们积极向上的文化心理的形成也应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抓起。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紧密结合人们思想变化的实际,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力求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变动中一以贯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既坚守基本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理想目标前进的生动局面。

二、以文化人,注重内省,以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人们积极社会文化心理的养成。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重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力弘扬先进道德文化,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人民,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陶冶,获得启迪。思想道德是人们思想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是一定社会、一定时期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一个民族的道德高峰,是由千千万万普通公民的良知堆积而成的;一个社会的和谐氛围,也是由千千万万普通公民的良知营造出来的。道德规范可以使人们在一时一事上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维系一个民族长期发展的往往是人们内心的价值积淀。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养成,需要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建设来维系和促进,需要从娃娃、从青少年抓起,从基础抓起,从全民抓起。

三、引领潮流,开拓创新,以文化的高度自觉促进新一轮思想解放。文化自觉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是一种开阔的文化境界,是一种执著的文化追求,是人们积极向上的文化心理的直接表现。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阐释“文化自觉”时提到,“要切实做到把中国文化里的好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中间去”,“把我们文化中的好东西变成世界性的东西,任务很重”。解放思想要通过不断反思,做到思想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时刻保持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由此可见,解放思想实质上是解决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更新的问题,是新的文化自觉的过程。

四、统筹兼顾,以人为本,以良好的社会文化心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当然包括文化发展在内。文化是人们积极向上的文化心理的表象,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生命的根本性标志,是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一部文化发展史就是人的发展史。以良好的文化心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文化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必将带来自身的极大发展。

(作者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