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文化名片不能同质化

2009-0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游 我有话说

不久前,笔者应邀观看了一个地方的“名片工程”――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歌剧,规模宏大、华美壮观,但仔细回味,却感觉不到一点新奇的东西,平淡的爱情故事,通俗的流行音乐,一部反映古代民间传说的歌剧,却“像原始人在搞流行歌曲大串联”。而且,这样一部地方性文艺节目,从创作到演出竟然没有本地人参与,都是“从北京请来

的”。

话说到这儿,很多人就会认为,这又是一张同质化、低水平、高投入的所谓文化名片,肯定是地方政府在乱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当前许多与此类似的这些文化名片,就会发现地方政府不过是这条产业链中的一环,其充当的角色只是资金和资源的提供者,说白了,他们也是不知不觉地被所谓的文化“明骗”了一把。

其实,打造名片的时候地方政府也是希望少花钱多办事。但制作方说了,没有场面怎么能打动观众?没有明星怎么能产生轰动效应?而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制作方总是希望用最少的时间挖掘素材、用最少的精力训练演员,因为这样可以实现流水线作业,给甲地打造的名片稍作改动完全可以翻越万水千山搬到乙地再用。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文化差异很大,很多地方都有自己优秀的民间文化素材,但如何将这些素材搬上舞台、转化成“全国人民喜爱的”文艺节目?有的地方文化部门并不十分清楚。现在好了,素材和钱统统拿来,让我们来策划和包装。结果自然是“谋事靠钱,成事靠天”,早在几年前,著名小品演员赵丽蓉就给我们展示过被精心包装过的地方评戏了。即使是花钱作秀,估计也没有人愿意花大钱作一场并不光鲜、对谁都不好交待的“秀”。

花费了很大的投入,地方政府也不想让节目“热闹过后,啥都没有”。但演员是对方指定的,舞美、灯光、化妆、音响……全是外请的和尚,经是念好了,但留不住。地方想找本地人来演,但本地演员山歌唱得再好,意大利咏叹调能唱得来吗?现代舞能跳吗?由于制作方不仅拥有对地方文化的解释权,也垄断了表达权,谁来演、谁能演并不是地方能说了算的。

很明显,在这项合作当中,地方是被动的,他们的被动不仅是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更是因为在和强势的大众文化代表――制作公司的合作中放弃了自己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只成了被动的素材和资源提供者。这样,他们在文化建设中被“明骗”就在所难免,也进而导致了地方优秀民间文化经常被商业化甚至庸俗化。

其实,无论是地方政府也好,制作公司也好,完全可以将眼光放得更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踏实,少一些忽悠,多一些坦诚,共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才能最终打造经得起公众和市场考验的文化名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