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调整中孕育繁荣的种子

2009-0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刘树成:1945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

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有消息说中国经济已告别最困难的时期,出现好转的迹象,比如货币信贷反弹、工业下滑初步遏制、消费活跃等等……这些积极变化仅仅是政策效应的短期反弹,还是表明经济运行的一种趋势?记者就此采访了经济学家刘树成。

2009年可以保持平稳增长

记者:对于最近一段时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积极现象,据你的研究是暂时的呢,还是会持续,怎样分析2009年的经济走势?

刘树成:去年,当中国经济经过连续8年的上升,其自身正进入周期性调整,有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此时又正好碰上国际经济环境的大变化、大调整。全年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从各月累计同比增速看,下降较为平缓;但从当月同比增速看,则降幅很大,呈现出“前高后低”态势。

2008年出口和工业增加值都出现了“高台跳水”:出口增长率当月同比增速,7月到11月,下降了29.1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由6月的16%迅速下降到11月的5.4%,下降了10.6个百分点。这是17年来的最低增幅,甚至低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各月的增长水平。不过,12月比11月略加快0.3个百分点,初步看,增速陡降趋势有所遏制。

经过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有力的调整,2008年经济严重下滑的势态得以初步遏制,2009年国内经济增长有望呈现“前低后高”态势。

从2009年内各季度GDP增速看,有望呈现V型反弹。2009年第1季度,有可能继续下滑探底;从第2季度起,可能出现趋稳和回升势头。去年末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调控措施的效果,将会逐渐显现出来。2009年上半年,GDP增长率预计可为7%至7.5%左右;下半年,有可能高于8%,在世界各大经济体中有望率先摆脱经济下滑趋势和最早复苏。全年“保8”是有希望的。

以2001 年―2008 年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波动曲线来考察,2008年各地区经济增速出现拱圆形、双峰下形、弯月形、双峰上形等四种类型波动。这说明,近几年来,各地区经济增速的升降波动很不平衡,特别是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冲击之前,已处于增速回落的调整过程中;另一方面,由于各地区增速不平衡,有起有落、此长彼消,调整亦有先有后,也使整个宏观经济增速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调整中,不至于回落过大,仍可保持一定的平稳增长。

要注意2009年的不确定性

记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9年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预测进行了5次,其中对中国经济预测的5次数值也大不相同,最高为9.8%,最低仅为6.7%。这是不是从一个侧面表明,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刘树成:2009年国际国内多重调整的叠加效应,产生出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一方面,加大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压力,要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低成本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另一方面,更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目前这场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的影响都还在继续蔓延和加深。这场金融危机何时见底,大约有六种可能性:V型波动(见底),世界经济短期剧烈下降后,各国救助计划取得成效,2009年即可触底,2010年初可能会复苏;U型波动(宽底),不会马上见底复苏,而是拖出一个很宽的底部,有三至五年的低迷期;W型波动(双底),世界经济将连续两次触底,即连续经历两次衰退;尚难言底(无底),第二波金融海啸即将袭来,危机还在继续,短期内难以言底;L型波动(长底),世界经济下降后,中短期内难以复苏,将拖出一个很长的底部,甚至可以是10年;大萧条,大国大多陷于严重的经济萧条。

国际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也使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是出口不容乐观。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需下降的影响,要比1997年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时大得多。当时,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处于正增长之中。而在当前危机中,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均将同时陷于负增长,全球经济增长也将降至0.5%的低水平,这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的最低增长率。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的出口每年不再可能有高达20%甚至是30%的增长。

把握调整中的机会

记者:那么,在2009年的宏观调控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刘树成:市场经济不是风平浪静的经济,而是波动的经济。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各阶段之间,或各种经济态势之间,如繁荣与调整、上升与下行、扩张与衰退、宽松与紧缩、兴旺与危机、通胀与通缩等,具有一定的相互转换的内在关联性。每次调整、每次危机在优胜劣汰中往往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从一定意义上说,每次繁荣都孕育着下一次调整的种子,而每次调整又孕育着下一次繁荣的种子。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在实行宽松政策、推动扩张的过程中,要防止盲目的过度扩张,防止催生出新的泡沫。在解决眼前问题时,要注意隐含的、潜伏的问题,紧密跟踪形势,及时发现新情况、新苗头,不要累积出大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在上一轮经济周期的低谷――2001年开始,为了防止经济严重衰退和刺激回升,采取了过于宽松而又缺乏监管的政策,导致2004年经济高峰前后的房地产泡沫,最终导致2008年的严重危机。

最后,近几年来我国紧紧抓住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机会,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外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长迅速减速,我国的外部需求急剧减少,这在客观上为我们扩内需、调结构提供了强大的倒逼动力。为了保持经济长期的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必须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到扩大国内需求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利用外需。当今,以世界科技迅速发展和生产要素全球流动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不会改变。我们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结合起来,继续发挥我国比较优势,不断提升我国国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