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兴边富民”:云南在行动

2009-02-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刘娟 我有话说

当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勐丹村委会沪东娜村民小组的德昂族村民李玉所翻身起床,拿着盆接自来水洗脸后,开始出门拾掇农活。她走进厨房,扭动灶台上不锈钢燃具的旋钮,点燃沼气灶煮起猪食,用来喂养关在院子一角圈舍中的9头小猪……

10年前,德昂族还是一个不会养猪,不会种地,不会“盘生活”的民族,10年后

,这一切都在改变,而这种改变,源于一项工程的深入开展――

1999年,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程中,国家民委倡议和发起了“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对边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投入,使边境民族地区尽快富裕起来,逐步跟上全国的发展步伐;2000年,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民委要求,云南省开展了“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基础设施、温饱、安居、免费教育四项工程;2005年2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此后的三年,中央、省、州(市)三级财政共投入资金达54.24亿元,有力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像李玉所这样生活在中缅边境的德昂族群众,在“兴边富民”项目的帮扶下,2005年从在山头上的勐丹老寨整体搬迁到“靠近生产基地,靠近交通沿线,靠近水源”的勐丹新址,这些年开始考虑养点猪、搞点产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了。而德昂族仅是从云南省“兴边富民”举措中受益的16个跨境少数民族之一。

“横向比,我们还有差距,纵观自身发展,我们翻天覆地!”

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的边境县。距县城35公里、位于中老边境一线的康平乡瑶家山村王纳碑,是个瑶族群众聚居的自然村,是目前江城县保留本民族服饰、语言和传统的民风民俗较为完整的一个瑶族聚居村寨。自2007年实施“兴边富民”项目以后,王纳碑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江城县民宗局黄毅说,过去的王纳碑瑶族村民居住在曼博山,以种植谷子、玉米为主,过着刀耕火种、游耕游居的生活。要山没山,要树没树,致富无路;要地没地,要粮缺粮。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收谷打米,砍柴伐木,全靠村民肩挑背扛,稀稀疏疏二十几间茅草棚,湮没在荒山坳里,见证了王纳碑瑶族同胞祖祖辈辈的艰辛与困顿。

2007年,江城县委、县政府正式把王纳碑瑶族村民小组列为“兴边富民示范点”,通过项目在村里建成了70平方米的科技文化室,配备了20套桌椅和一套电教设备,完成了村内1200米的水泥硬化路面,26户民房全部改造并新装了太阳能,通过产业帮扶农户种植了110亩茶叶,修建群众活动场所。

如今的王纳碑瑶族村民小组已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人均有粮近423公斤,人均纯收入2186元,全组村民已解决吃饭问题。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电视机、拖拉机、碾米机、手机、摩托车等也进入了王纳碑瑶族村民家中。走进王纳碑瑶族山寨,崭新的太阳能,光滑的水泥地,宽敞的砖瓦房,怡然的生活,处处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息。

兴边富民“3+1”对口帮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不留死角

从“兴边富民”行动正式确定为“兴边富民”工程的几年来,云南省通过“3+1”对口帮扶模式,从人、财、物各方面对边境25个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取得良好成效,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不留死角。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米东生说,“3+1”对口帮扶即由1家大型企业、1家科研院校、1家金融企业对口帮扶1个边境县市的模式,是配合兴边富民工程实施,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边境地区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省委、省政府为配合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推进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在中缅边境的临沧市耿马县,“3+1”对口帮扶单位是云天化集团、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平安保险。耿马县发展和改革局介绍说,云天化集团扶持约900万元帮耿马县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决定投资150万元帮助耿马县进行测土配方试验,建设800亩高优蔗园示范基地;投资150万元建设孟定镇河西希望小学;每年售予耿马县2万吨尿素肥料,每吨优惠100元,三年共计6万吨,优惠价值600万元。

“2008年是实施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的第一年。”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张荣明说,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涉及的6大工程30件实事,正全面推进。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1日,30件实事安排下达总投资已达60.03亿元。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处处长徐畅江说,实践证明,随着“兴边富民”工程的不断深入,云南边境地区基础条件逐渐完善,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逐步改善,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将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军民团结、边境安宁、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据新华社昆明2月2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