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给公众健康和医疗服务亮出警示灯

2009-03-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胡其峰 我有话说

2月27日,卫生部公布了2008年进行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主要结果。有关专家分析数据后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年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尤其是慢性疾病持续上升,疾病严重程度日益加重。此次公布的众多调查数据,给公众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亮出了警示灯。

警示一:卫生服务需求压力持续加大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介绍,通常用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因病伤短期、长期失能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反映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量和主要健康问题。

此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其中:城市22.2%、农村17.7%),与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相比,调查地区患病率增加了4.6个百分点,城市增加6.9个百分点、农村增加3.7个百分点。按2008年人口总数13.3亿推算,当年全国两周患病累计总人次数达65.4亿,比2003年增加了14.6亿。

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20.0%(其中:城市28.3%、农村17.1%),与2003年调查相比,患病率增加4.9个百分点,农村增加比例略高于城市。推算全国2008年慢性病总病例数达到2.6亿,比2003年增加了0.6亿。

警示二:慢性疾病成为影响健康的头号问题

调查数据还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疾病结构在过去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年的61%下降到2008年的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了61%。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育德告诉记者,这说明目前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在慢性病患病中,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等)、内分泌系疾病(如糖尿病)增加明显,而呼吸、消化等系统的慢性病明显下降。调查结果显示,有医生明确诊断的循环系统疾病例数由1993年的0.37亿增加到1.14亿(其中:高血压患者由1400万增加到7300万、脑血管病由500万增加到1300万);糖尿病病例数从200万增加到1400万。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病例近1000万例。其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病例数增加了2倍,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病例数增加了近1倍。这些数据警示,全国医药卫生战线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巨大。

警示三:疾病严重程度有所增加

据饶克勤介绍,衡量疾病负担的轻重可用两周内疾病持续天数、短期失能(因病卧床、休工和休学天数)、长期失能(活动受限)等指标来表示,这是考量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此次调查地区两周内每千人口疾病持续天数为1537天、每千人口因病卧床天数为185天,每千劳动力人口因病休工天数为90天,每千在校学生的因病休学天数为44天;与2003年调查结果相比,每千人口疾病持续天数、因病卧床天数增加,休工、休学天数有减少。数据还显示,60岁及以上人群长期失能率(活动受限)为31.1%,其中:城市26.0%,农村33.8%。与2003年相比,城市老年人口失能率没有变化,农村地区却略有增加。

警示四:不少困难人群还看不起病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调查与评价处处长徐玲介绍,卫生服务研究通常用两周就诊率、年住院率、两周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应住院而未住院比例等指标来反映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

此次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其中:城市12.7%、农村15.2%),与2003年13.4%的结果相比,略有增加。由此推算,2008年全国门急诊人次数达50.1亿,比2003年增加2.6亿人次。

调查地区居民年住院率为6.8%(其中:城市7.1%、农村6.8%),比2003年增加了近一倍。以2008年住院率推算,当年全国住院人次数近1亿人次。

调查地区两周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38.2%(其中:城市为47.9%、农村35.6%),比2003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农村下降幅度略大于城市。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21%(其中:城市22%、农村20%),虽然与2003年调查相比,出现下降趋势,但这一比例仍然不低。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医生诊断需住院而病人未住院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占70.3%,“自认没必要”住院的病人只占10.7%,因为“无时间”而未住院的占7.7%。

有关专家表示,虽然此次调查的数据显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缓解,但经济困难人群看不起病的问题依然存在,这说明,实现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还要付出艰巨的努力,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本报北京3月1日电)

天津滨海开发区某卫生服务站为居民开展义务医疗诊断服务。照片来源:中国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