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二十七载风雪路 藏族阿妈拥军情

2009-03-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劲松 特约记者赵丕聪 通讯员何禹 我有话说
天刚亮,西藏亚东县下亚东乡仁青岗村56岁的藏族阿妈次仁曲珍、53岁的藏族阿妈德吉、48岁的藏族阿妈普珍,就身背背囊,踏上给海拔4700米的詹娘舍哨所官兵送鲜菜的艰难征程。从1982年开始,这三位藏族阿妈就坚持给詹娘舍、则里拉、东嘎拉等6个海拔4500米以上的哨所送菜送信。

岁月沧桑,昔日青丝满头的藏家姑娘,如今已

白发染鬓。可他们对戍边官兵的拥军情怀依然不改,那丈量世界屋脊的串串脚印,深深烙在边关。

“只要我们还能走,就不能停止”

这是一个令三位阿妈终生难忘的日子。

1982年3月初的一天,天空飘着雪。年轻的次仁曲珍、德吉和普珍结伴到山里采药材。德吉在陡峭的“老虎嘴”不慎摔下10多米高的山崖,左腿扭伤。三个姑娘慌乱中在雪地里哭成一团。

危难之时,正在山口执行巡逻任务的则里拉哨所官兵,将受伤的德吉背到哨所。像对待亲人一样,为德吉包扎疗伤,又给她们烧火做饭。几天后,德吉可以走路,哨所官兵又送三姐妹下山。

路上,次仁曲珍建议:“从小金珠玛米就给我们做好事,他们是‘菩萨兵’。这次又多亏他们。我们也要为他们做点事情!”次仁曲珍的倡议当即得到另两位姑娘的赞同。可到底给部队做点啥呢?最后还是德吉说得在理:哨所官兵吃新鲜蔬菜非常困难,很多人头发都掉了、指甲也陷进去了,我们就给他们送菜吧!

1982年3月8日,三位姑娘背着背囊,第一次走上给哨所官兵送菜的山路。她们凌晨5点起床,每人负重20公斤,从海拔2800多米的家里出发,沿一条崎岖小路行进,越过高山峡谷、攀登悬崖陡峭,5小时后才能到达海拔4500多米的则里拉哨所。当累得腰酸腿疼的姑娘们看到官兵们投来惊喜感激的目光,一天的劳累荡然无存。

后来,三姐妹相继成家生子,但仍坚持义务给哨所送菜。一次,在去哨所送菜的路上,有几个商贩劝说:“听说你们给哨所送菜不收钱,不如合伙,准能赚到很多钱!”

“没有哨所官兵守卡子,我们哪能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这种昧心钱,再多我们也不赚!”三姐妹异口同声地回答。

为了给哨所官兵送去更多的蔬菜,三姐妹家里种的菜舍不得吃,还把从山里采回的土特产送到集市上换回蔬菜,一起送到哨所。村里的藏族老百姓被她们所感动,每次她们上哨所送菜,乡亲们都纷纷从自家的菜地里采摘最好的蔬菜,托她们送到哨所。

一次,次仁曲珍了解到一封从内地发来的信,官兵要两个月时间才能收到,三姐妹便当上义务邮递员。

从“普姆”(藏语:姑娘)到白发阿妈,27年来,三位藏族阿妈共将65吨蔬菜背上雪山。近来,许多人劝她们:“不年轻了,莫上山了。”可三位阿妈异常坚定:“只要我们还能走,就不能停止。”

“一定要把拥军的好传统延续下去!”

2007年11月的一天,三位藏族阿妈踏着积雪为哨所送菜。经过海拔4300米的东嘎拉山口时,忽然天昏地暗、狂风肆虐,漫天雪花铺天盖地而来。她们身边很快堆满厚厚的积雪,寸步难行。

怎么办?关键时刻,三位藏族阿妈没有顾及自己的性命,而是做出了另外一个惊人举动:脱下厚厚的羊皮袄,裹住运送新鲜蔬菜的背篓。她们三人却穿着单薄的衣衫,挤成一团取暖御寒。

被困3个多小时后,左盼右盼不见阿妈上山的哨所官兵下山迎接,才将她们救出来。此时,她们已冻得失去知觉。然而,官兵发现那羊皮袄包裹下的鲜嫩蔬菜,却依然绿意盎然、生机一片。在场的官兵无不感动,热泪盈眶。

年龄最大的次仁曲珍至今记得,她刚懂事时,解放军就为藏族老百姓修房屋、架桥梁、送医送药,做的好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目睹家乡发生巨大变化的德吉、普珍也经常说:“藏区能有今天,全靠恩人共产党、亲人解放军!”为了边防官兵吃上蔬菜、看上家信,再苦再累再险,甚至付出生命,三位藏族阿妈也没有怨言。

从海拔2800米的亚东出发为哨所送菜,要经历2000米的落差。途中全是原始森林和冰雪封冻区,危险重重。就是这条生死路,三位藏族阿妈却整整走了27年,累计行程5万多公里。今年春节,她们还特意领着子女来哨所“认亲”,并反复叮嘱:“一定要把拥军的好传统延续下去!”

“军民一家人,哪能说两家话”

“阿妈来了!”3月2日中午,她们送菜还在山下,詹娘舍哨所哨长普琼达就远远向她们招手,向战友通报。进入住地,战士又递座又倒水,拉着阿妈的手嘘寒问暖,恰似久别重逢的亲人。

战士们都说:“几天不见阿妈,心里想得慌。要是上山推迟一两天,大伙准会猜想是不是病了、哪里不舒服,要不咋还不来。”

27年前,三位藏族阿妈给哨所送菜,与官兵交流只能靠打手势、猜哑谜。阿妈们率先提出向哨所官兵学汉语,官兵们也提出向她们学藏语。次仁曲珍最初的想法是:“军民一家人,哪能说两家话。学会汉语,上山至少能陪官兵说说话、解解闷。”官兵们有心事,愿意说给阿妈听。大家有困难,愿意请阿妈帮助。

2004年12月,连长呼延军的家属带着小孩从内地来部队探亲,由于大雪封山,一时难以上哨所。呼连长的家属人生地不熟待在亚东县城,大人、小孩又出现高原反应,心里十分着急。德吉阿妈听说后,立即将呼延军连长家属和小孩从亚东县城接到自己家里。将最暖和的房间安排给娘俩住,还熬好热气腾腾腾的酥油茶端上,宰杀牦牛招待客人。她说:“战士们就像我的儿子,你也就是我的女儿,我怎能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呢!”

2003年12月底,到东噶拉哨所送菜。次仁曲珍阿妈发现新战士陈浩情绪很低落。一打听,原来前不久小陈的母亲不幸去世了。她心疼的将小陈拥进怀里,安慰他要振作起来,干好工作才是对母亲的最好报答。3天后,次仁曲珍阿妈再次来到哨所,还带着鸡蛋。她说:“陈浩的阿妈不在了,我就是他的阿妈,今天是专门来给他过生日的!”看见次仁曲珍阿妈被风雪刮得通红的脸,陈浩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流下了热泪。他调整心态,不仅多次出色完成执勤任务,还被评为优秀士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