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又见“纳吾热孜”节

2009-03-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阿拉木图记者 张春友 我有话说

3月22日,哈萨克斯坦迎来了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纳吾热孜”节。在当地,“纳吾热孜”节堪比中国的“春节”。一大早,当地民众纷纷涌出家门,聚集在广场、公园等场所,相互拥抱,互致节日的问候,处处欢声一片。

图为“纳吾热孜”节上的传统民族饰品。张春友摄

“纳吾热孜”节也叫“撒拉哈特曼”节。从地中海到兴都库什山脉、从乌拉尔山到阿拉伯半岛,许多在信仰伊斯兰教前信仰萨满教、操突厥语的民族,都庆祝该节日。远古时期,信奉拜火教的国家和民族也纷纷庆祝“纳吾热孜”节。今天,包括伊朗、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其他中亚国家及东亚一些地区都庆祝这一节日。

“纳吾热孜”汉语意为“辞旧迎新、元旦日”,也可以解释为“新的一天”。“纳吾热孜”节的本质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结合,因为“纳吾热孜”节是在农历“春分”这一天,日夜等长。从此以后,白天会变得越来越长,而夜晚则越来越短暂。对哈萨克人来说,“纳吾热孜”节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根据传统习俗,庆祝“纳吾热孜”节一定要种植树木,清理沟渠,打扫屋子并为客人准备丰盛的宴席。宴席中最主要的菜肴当属“纳吾热孜粥”――由水、肉、盐、油、面粉、禾本植物(如大米、玉米或者小麦)和牛奶等原料煮制而成。“纳吾热孜粥”象征着幸福、成功、智慧、健康、财富、成长和上天的庇护。哈萨克人认为,“纳吾热孜粥”一定要吃饱,这样才能保佑来年生活富足。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吃过7个不同人家的‘纳吾热孜粥’,来年一定能取得成功”。

22日这一天,在哈各地的广场、公园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在阿拉木图市的老广场上,不仅搭建了大型舞台,表演歌曲、舞蹈等节目,还现场进行问答比赛、体育竞赛等,并为贫困者、老战士进行募捐活动。广场四周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有做小生意的,有带着自制的“纳吾热孜粥”向路人免费发放的,老人的祝福、孩童的嬉戏、小伙的歌声、姑娘的欢笑,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在南哈州希姆肯特市的中心广场上,人们更是别出心裁地用各种甜食搭建了一个高2米,直径2.5米的哈式毡房。据介绍,为制作这个特殊的甜点,一共用去了60公斤面粉、15公斤蜂蜜、80升食用油、5公斤核桃仁、8公斤葡萄干和450多个鸡蛋。当天,众多市民围拢在这座奇特的甜食毡房周围载歌载舞、共庆节日,主办方则免费为市民们分送甜点,供大家品尝。

除哈萨克斯坦外,中亚国家也纷纷以不同形式,庆祝“纳吾热孜”节的到来。21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及政府官员与普通民众欢聚在首都比什凯克最大的广场之上,共庆佳节。巴基耶夫现场发表演说称,“‘纳吾热孜’节给吉尔吉斯人民带来了新的理想与希望”。

不觉间,记者已经在哈萨克斯坦度过两个“纳吾热孜”节了,与去年相比,少了一分新鲜与兴奋,却不自觉地多了一些思考和审视。虽然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国家正在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经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但上至哈政府,下至普通民众,面对自己的传统节日――“纳吾热孜”节,依然表现了应有的豁达、宽容、乐观与自信。

(本报阿拉木图3月2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