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009-03-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伟 蔡小平 我有话说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积极稳妥,特别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邓小平同志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008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重点阐述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思想。以什么样的战略思想来谋划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管根本、管方向、管全局、管长远的。只有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思想认识清、把握准、贯彻好,才能增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三个方面深化了思想认识:第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党从成立以来就明确提出并不懈追求的一个目标。我们党认真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表明了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上的清醒认识、坚定立场、鲜明态度。我们在全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权益得到保障,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第三,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不断深化。

二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成果集中体现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国际交往发展的新形势,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主要表现为:摒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模式,基本建立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新型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政府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建立了以宏观调控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主体的政府机构框架,机构设置和职责体系趋于合理。

四是建立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反腐倡廉实践经验、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反腐倡廉形势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抓好的战略任务。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在不同场合特别是连续十次在中央纪委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分析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强调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化对反腐倡廉工作规律的认识,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作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战略决策。实践表明,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之中,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是有效预防腐败的根本途径。

按照十七大的战略部署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我国改革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出发,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作出了战略部署,强调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战略部署,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就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其次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第三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四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增进团结,凝聚力量。第五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第六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实现党的十七大的战略部署,一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高度,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二要切实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执法为民,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四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出来,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