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吐鲁番地区保护坎儿井闯出一条新路

2009-03-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王瑟 我有话说

本报乌鲁木齐3月26日电对文物是由专业的部门进行保护维修,还是由创造了这些文物的农民自己参与保护维修?新疆文物部门在保护坎儿井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闯出了一条文物保护的新路子,受到国家文物局的高度评价。

3月20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专程来到新疆吐鲁番市,参加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新疆坎儿井保护和利用培训班,并亲自讲课。听课的150多名学员中,有文物、水利部门的领导干部和专家,但绝大多数是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乡镇村干部和农民。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的坎儿井,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极为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新疆维吾尔族群众创造的一个奇迹,是承载着人类最先进、最和谐的文化理念的水利工程。可以这样说:没有坎儿井,就没有吐鲁番,就没有绿洲文化。但坎儿井在漫漫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发展、繁荣到衰败的过程。从最初的1060条,到繁荣时的1700多条,再到现在的331条,对坎儿井的保护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

但修复坎儿井并不简单。这一被称为古老“地下运河”的工程,全靠人工掏挖而成,工程量庞大、复杂、特殊。如何让坎儿井既能清水长流,又保持其真实性?水利、文物部门专家曾拿出两个方案,但效果均不理想。不是使坎儿井失去了真实性,就是维护成本过高。去年11月间,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来新疆吐鲁番考察时,无意间发现当地农民在夜幕降临时,点着篝火在修缮坎儿井的情景,深受启发,指导新疆文物部门采取传统技艺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当地群众参与修复保护工程。

观念一变天地宽。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在渐渐显现。当地群众自发制定了《坎儿井村民公约》,自觉遵守,共同保护坎儿井。工程将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国家投入6000万元资金,修缮100多条坎儿井。按原计划,修缮一条坎儿井需要450万元左右,而现在,每条坎儿井只需2万元左右,极大地减少了维修成本。最重要的是,农民亲自参与了文物的抢救保护工程,让坎儿井珍贵的传统修复技艺得到了传承,让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得到了保护。

自治区文物局局长盛春寿说:“我们就是要把一个文物维修工程变成一个文化遗产的传承工程,也是一个惠民工程。让当地农民在自我修复中,唤起他们对坎儿井历史的记忆,从而唤起他们对自己家园的一种自豪感,一种保护的责任心。”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则认为,让当地农民参与文物的维修保护的做法值得全国推广。人民群众是文物遗产的创造者、守护者和使用者,新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融入社会,必须惠及群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得到科学的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