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ABCD≠东南西北

2009-03-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文越 我有话说

最近,有关地铁标识中出现的视觉语言――ABCD占据了导向系统标识中绝对主导的位置,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ABCD与东南西北方位有何关联?为何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能扮演如此重要的语言符号角色?如何设计、规划相关的标识语言和形式?为此,笔者作了相应的调查分析。

北京地铁出口指示变成大写ABCD

ABCD 的来由

标识指示系统是快捷有效传达信息的一种手段和媒介,旨在帮助人们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方便的判断与选择。其具体形式体现为在特定的环境中明确表示内容、性质、方向以及形象等功能,主要由文字、图形符号、色彩、构图等组成视觉形象系统。对于初到某个陌生环境的人来说,人性化的标识系统是无声向导,因此地铁的标识指示系统应使包括陌生人群在内的受众仅凭视觉判断,就能快速获得所需信息从而提高出行或办事效率。

改革开放后,西方的物质观和思潮大量涌入中国,一些人觉得,中国要想和世界接轨,没有英文似乎就不行,于是很多重要的、非重要的场合都配上了英文字母。北京地铁东南西北的几个出口指示正是紧随时代潮流,变成了大写的ABCD。

以青花瓷为装饰的大写字母

应突出东南西北

笔者以为,对于识别来讲,ABCD是清晰的,但并不明确。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ABCD为主的形式也会被大众普遍接受,但无论是功能还是形式上都不是最佳方案,而且也不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

从心理上讲,按照思维习惯,国人更倾向于以东南西北辨别方向。北京的城市格局以天安门为中心,坐北朝南临东西长安街。新中国建立后,城市规划呈环状扩张,我们称之为“二环路”、“三环路”直至“六环路”。如此的城市道路布局符合中国“天圆地方”传统的思想,因此北京的道路尽管南北纵横交错,但方向明确,很容易识别。方向感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都应该是一样的,但ABCD真的能代替东南西北吗?如果走国际化的道路,以E(east)、S(south)、W(west)、N(north)等描述也符合逻辑,但不能矫枉过正,还是应突出中文的东南西北,强调该信息在方位传达中的主要地位。

从功能上讲,ABCD也不能准确地描述方向。即使有些标识指示在英文的ABCD后附有小字号的东南西北方向指示,但由于作为补充的小号汉字在远距离识别性差,并不利于人们在短时间内有效获得信息。

为减少主观偏好对判断英文标识指示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我们作了一个标准相对客观的问卷调查。以人流量比较大的地铁国贸换乘车站为例,该换乘站有标示为E、F1、F2的多个出口。问卷调查通过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方、不同国家的人群来进行,出人意料的是:80%以上的人认为东南西北好,10%以上的人认为ABCD好(说ABCD好的人认为这是为了和国际接轨),10%以上的人认为无所谓。最重要的一点调查结果是――80%以上的人认为,以中文的东南西北为主、英文的ABCD为辅是最佳组合方式。

有些指示在ABCD后附有小字号的东南西北

更多值得思考的内容

标识指示系统是一个城市设计文化的最重要特征,它直观、现实地体现出城市居民的思想特点,反映出时代变革轨迹,并在精神上长久地影响着进入该城市环境系统的每一个人。在肩负导向功能的同时,标识导向系统也是国家的一个窗口,可以让世界各地来客感受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色。

为迎接奥运会,北京地铁标识指示系统虽然作了更新和修缮,但是无论从专业设计和实用角度去理解,都还有值得研究和改进的地方。新标识系统在起用后确实比原来更加细致与人性化。但落后的标识使用规范和服务维护,使新标识系统的使用价值、功能意义和标识信誉受到了大大的影响而大打折扣;例如灯箱指示只亮一半,有时天气变得很暗的时候,灯箱也没有开启,成了摆设;标识材质显得太随意、破烂不堪或者褪色而使其标识内容信誉不高;标识牌有些地段由于照明的灯光强度不够,使行人在匆匆走过时很难快速获得信息。北京地铁的平面图文介质大部分采用的是写真喷绘,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褪色,写真喷绘纸面粘接处很快起翘和剥落,严重影响视觉观感。

在去往奥运主会场的地铁8号线出口处,出现了很醒目的以青花瓷作为装饰的大写字母。从形式上看很有民族特色,但却不能掩盖功能上的缺失,多少显得有些本末倒置。

随着调查的深入,笔者发现,ABCD与东南西北的关系只是人们在出口复杂处迷失方向的部分原因,事情远没有想像的那样简单。地铁标识指示系统的优化必须经过诸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必须经过调研、策划、设计、试行、修正、经营以及有效地管理,才能很好地完成更为人性化的设计,从而为公众服务。

地铁标识导向系统是城市宣传中很重要的部分,它能有效地折射出城市的文化性和时代性,内涵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它取决于城市的综合协调服务能力,再现公众的品味和审美情趣。透过ABCD与东南西北这个现象,有更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内容,因此,研究并完善它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