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总体性与文化哲学

2009-04-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丁立群 我有话说

内容提要文化哲学研究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的一股潮流,这股潮流从现象上看,只是诸多研究潮流之一种。但实际上,它已构成诸多研究潮流的深层背景和基本视野。这种深层背景和基本视野与文化总体性经验的凸现有着重要的关系。文化哲学具有以下一

些特点:文化本体经验的凸现,作为一种完整的世界观的形成,构成一切思想和观念之隐隐的地平线,它是一切哲学思考不可回避的背景;文化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文化沟通;文化哲学的主要方式是批评,它是一种意义批评;文化哲学的最终旨趣在于文化总体性的形成,进而旨在人的完整性即人的解放。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同时也是人对世界的理解方式。每个文化领域和部门都构成人类理解世界的独特的理解视界,具有一定的世界观意义。在我看来,世界观是人们以特定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理解内容和理解视野,而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即构成这种理解的内容和地平线。

从人类认识的发生发展来看,文化的演化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文化由一个浑然一体的整体分化为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部门,形成不同的文化门类,如宗教、艺术、道德、科学、经济、政治等等。这种分化同时也是文化深层价值由浑然一体的统一价值整体,分化为真、善、美、神圣、功利等价值的过程。这种分化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进入了深入的分析阶段。美国哲学家J・杜威认为,这是一个自然合理的过程。但是这种分化却产生了一系列的后果。

首先,不同文化门类所形成的理解视界乃至世界观产生了差异性。在这一分化过程中,部门文化或不同的文化门类形成了特殊的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视界,形成了特殊的价值核心。我们说,一块石头在艺术家眼里,它可能是一件具有一定形式的艺术品,而在地质学家眼里看到的则可能是它的构成成分、形成年代等,这是文化分化形成的理解视界乃至世界观的差异所致。

其次,这种差异性导致了相对视界的隔绝化。文化的分化是人类认识和理解深化的自然过程,但是随着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加深,这种自然过程却被极端化,以至于割断了文化各部门、各门类之间应有的内在联系,使得文化各领域、各部门产生了一种自我封闭倾向。从技术层面上说,这种自我封闭倾向表现为,各文化领域和部门分别形成了一套理解世界的专业术语,这种专业术语由于过分“专业化”,使得各文化部门之间产生了沟通和交流的障碍,形成了文化门类之间的各种对立,如科学与宗教、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等。人们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却形成了种种不同的、不可通约的语言表达系列和种种对立的价值核心,以至于我们所认识和理解的世界也被分裂了。

再次,这种相互隔绝逐渐产生了文化门类、文化领域相对视界的绝对化倾向。文化各领域、各部门在相互隔绝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一种绝对化倾向,这种倾向把部门文化自身的局部价值超范围地普遍化到一切文化领域,从而导致“文化生态”(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H・斯图尔特语)的失衡,这往往成为一场文化危机。如欧洲中世纪把基督教的宗教价值核心普遍化为整个文化的元价值,形成了基督教意识形态;近代人们以自然科学的价值取向取代一切文化价值,形成了唯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等。

如果说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那么文化部门和门类的相互隔绝和绝对化本质上乃是人的存在的分裂及人的生活世界的分裂。法国哲学家马塞尔认为,人以什么方式认识和理解世界,就以什么方式存在着。当人以局限于个别文化门类形成的视界去理解和认识世界时,人就以一种片面的方式存在着,人的生活世界也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领域。相对于完整的人,这标志着人的片面化即人的存在的分裂。

正是基于上述,很多现代西方思想家呼吁文化的统一或科学的统一:J・杜威在《经验与自然》中认为,文化的分化虽然是一个自然过程,但是,当这种分化达到文化门类相互隔绝的程度时,就已经是不自然的了,所以他希望在文化系统中设立一个文化沟通的“联络官”,把不同的文化价值沟通起来;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科学统一的理想,试图用人工语言作为一切科学的统一语言,把不同科学统一起来;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M・舍勒尔提出“完整知识”的理想,试图克服文化的分裂状态。美国哲学家P・蒂利希认为,文化分裂的根源在于人类精神的分裂,正是人类精神发生的表层和底层、现象和本体的分裂,导致文化具体形态之间联系纽带的断裂,所以,要恢复人类精神的完整性,以人类精神本体中的终极关怀,赋予各种文化现象以一以贯之的终极意义,从而使分裂的文化恢复统一性。

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门类和文化部门已经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纷纷向相邻学科渗透,文化门类和部门间的问题成为人们思想中的重要问题,由此形成了很多边缘学科――这些边缘学科正标志了文化各门类之间本源的内在联系。当然,这些还只是在技术层面,还缺乏在哲学层面对文化价值冲突的整合。

正是在这种日益强化的文化总体化的趋向中,文化本身的经验逐渐由生活世界的“隐背景”,凸现为生活世界的“显背景”。“文化”原来仅仅意味着各种文化门类、部门机械堆砌的总合,是诸多事物中一类事物的种类标志。在文化总体化趋向中,文化本身逐渐具备了独立的内涵,而其作为组织生活的“经纬线”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迫切的经验感受,在人们的心理、意识中逐渐形成关于文化的整体经验:人们已经能够或者有条件打破原有的门类、学科的局限,感受到文化本身,这与以前的情形已形成鲜明对照:此前,部门文化的局限消解了文化门类、部门间的问题,遮蔽了文化本身,使这一经验无从产生。而这种文化的整体经验一旦形成,文化的总体性就将成为一切哲学形态的基本背景,成为哲学的主题:完整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完整的世界观,由于这种世界观,卡尔・曼海姆认为,我们所有的哲学都已变成文化的哲学。可见,文化总体性的强化以及对文化本身的经验感受是文化哲学产生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根据。

从这一文化的本质性变化中,我们可以引申出文化哲学的几个特点:

1、文化本体经验的凸现,作为一种完整的世界观的形成,构成一切思想和观念之隐隐的地平线,它是一切哲学思考不可回避的背景。这使得一切哲学思考似乎都无法回避文化问题,文化哲学成为当代各种哲学形态所蕴含的潜流和底蕴,甚至一种研究的基本预设、基本的理论视野――文化哲学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文化哲学的系统研究只是这种潜流、底蕴、预设和视野的集中体现和自觉形态。这也许就是曼海姆预言的实际含义。

2、文化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文化沟通。关于文化哲学的功能,我们赞同J・杜威的观点。杜威在《哲学的改造》中强调,要把哲学放在文化、文化史中来考察,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哲学是文化冲突的产物,哲学的作用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解决文化冲突的一个机构,哲学是文化沟通的联络官。文化哲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不同文化门类之间的问题,文化哲学就是要把不同文化门类和文化部门体现出来的核心价值之间的冲突协调、整合起来。

3、文化哲学的主要方式是批评,它是一种意义批评。实际上每一个文化门类、文化部门都有一种内部的批评机制,即使是宗教文化也同样具备这种机制。但是,这不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批评。文化哲学的意义批评应当区别于文化部门内部的批评,甚至文化部门内部范式的批评,它是个文化门类、部门之间或之上的批评,因而是批评之批评(J・杜威),它把部门文化核心价值之间的冲突协调、连接起来,使之更加广泛而一致。

4、文化哲学的最终旨趣在于文化总体性的形成,进而旨在人的完整性即人的解放。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谈到了价值取向迥异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这一文化的两大主要门类――的最终统一问题,他认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实际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统一是直接关联于人的生活世界的统一,乃至关联于人的完整性即“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使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1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在哲学意义上,这就是人的解放。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实践观念与实践哲学源流研究”和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西方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的阶段性成果。)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