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就业基层 制度激励是关键

2009-04-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闻观察员 张玉玲 我有话说

近段时间,关于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利好”消息频频出台:

财政部和教育部宣布: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3年,其学费和助学贷款由国家实行代偿;

中央财政出资10亿元,特设5万个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支持大学毕业生到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中小学任教三年;

一些地方政府也宣布,由政府财政代还大学生“村官”的助学贷款;

4月15日,北京市为即将卸任的大学生“村官”拟定了7条“新政”,引人瞩目的是:预留部分公务员岗位,专门向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把公务员这种招录比例为百比一的稀缺资源向村官们倾斜,体现了政府对应届大学生的引导……

这些举措都体现了一个趋向:从政策和制度设计上,创造一个引导和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机制。

大多数人都希望生活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大城市,有这样的需求,就不难理解现在就业路上的矛盾现象: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宁愿在城里停车场看大门,也不愿到乡村当医生;师范生宁愿在城里当保姆,也不愿到偏远的山区去当教师;大学毕业生宁愿扎堆在城里待业“啃老”,也不愿到农村基层去发展;一些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专业和积累,在城里卖肉,抢农民工的饭碗,也不愿到农村去从事专业工作――有人总结,现在中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是“结构性问题”: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没人去,真的是人才紧缺;而条件好的地方又人满为患,还出现高才低就的人才浪费。

然而,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不可能把人才全部留在大城市,总需要一部分人向基层农村、偏远地区流动,否则区域差别便越拉越大、社会结构失衡就会越来越明显。从当前就业形势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企业招聘意愿降低,可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又比去年多出50多万,压力非同寻常。如果今年600多万大学生毕生,都要集中在城市就业,必将加剧就业矛盾,平添许多就业难题,而分流毕业生到基层,就能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从长远看,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将交织着两股力量,一股是农村大量劳动力走出农村,接受城市文化的洗礼;另一股则是城市人才流向基层农村,充实基层教育、科技、文化实力,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区域平衡。只要有人才从城市流到基层,就会传播先进理念,带给基层农村新的变化和风气:乡村教师,可以为偏远地区孩子幼小的心灵打开一扇窗;基层医生,可以减少当地居民的病痛和烦扰;农技员,可以带给农民实用技术;“村官”,可以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也带给一方百姓致富的新路……所以,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到中西部去发展,不仅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权宜之计,更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国家整体素质的战略决策。

应该看到,现在到山区农村去的,还多是“支教”、“慈善医疗”、“法律援助”等社会和志愿组织的活动。民间的爱心和善举活动多,政府的政策和导向较少;小范围的参与和尝试多,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和推广较少。因此,应该从制度设计上,以人为本,采用科学和人性化的配套政策,广泛引导人才自愿到广阔的基层去。

首先,对于向基层流动的人才,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实惠。既要有精神层面的激励和肯定,又要有物质方面的补贴和奖励,还要有待遇的提高和保障。比如,给去当“村官”的大学生以出路,通过续聘、进社区、考公务员、提供自主创业贷款、申请岗位和社保补贴等,解除其后顾之忧,使之能“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其次,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出台一系列跨部门组合政策,从制度设计上引导更多人才服务基层。有人建议,医生、教师等职业,评职称时应把到基层服务的经历作为参评条件,这样既增加了这些专业人才的社会经历,更使基层农村源源不断地得到专业人才的支持。事实也证明,国家引导的作用十分关键。据统计,过去三年我国流向农村的教师才5万人,而今年国家将采取多种配套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预计将新增农村教师20万。这样,既缓解了就业压力,又提高了农村教育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不仅是专业人才,就是国家干部也要注重基层经验。我们在选拔使用干部时,提出了要注重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借鉴唐代张九龄提出的选官原则――“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从基层选来的干部,积累了经验、了解了真实国情,培养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身居高处时,才不会纸上谈兵、脱离实际,这样的干部往往是德才兼备,这样的机制才是实事求是、充满活力的机制。

鼓励人才到广阔的农村和基层去,不仅需要口号和宣言,更需要政策导向和制度保证。这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有效办法,更是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长远战略之策。

走下乡的路,何必在这扎堆。 郭红松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