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银行机密”引起的“口水战”

2009-04-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 我有话说

德国政府4月22日批准了一项法律草案,决定加强对逃税行为的打击。然而,此举却在奥地利、瑞士等“传统友好邻国”引起强烈反响,使德国与这些“小伙伴”的关系受到冲击。

事情的起因是数年前,德国为了打击逃税通过立法,允许财税部门去银行调阅德国企业和个人的存款、资金运作和流动情况。这一法律出台后,不少德

国企业和个人将资金转移到奥地利、瑞士、比利时、卢森堡等比较重视金融保密的邻国。德方估计,仅转移到奥地利的资金就有700亿欧元。这不仅使德国政府损失了巨额税收,也给德国政府留下一个心病,因为当时德国政府有点束手无策。

这次金融危机,尤其是要求加强金融监管的强烈呼声,使德国政府看到了“复仇”的机会。德国先在国际场合提出加强金融透明、反对逃税漏税的问题,接着又推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制定了金融透明和进行财税信息交流的标准。继而再将经合组织的标准拿到20国集团伦敦峰会,使之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德国再以贯彻执行金融峰会的标准为由,提出国内法案,对不执行有关标准的国家进行打压。

这次德国内阁批准的法律草案(尚需议会批准)核心内容有:如果德国企业和个人与没有完全执行经合组织相关标准的国家或地区有业务往来,他们须向德国财税机构提供相关证据。如果不提供,他们的企业开支、资本收益、红利等都不能享受减免税。

在野的德国自由党批评政府的法案是在惩罚德国的友好邻邦奥地利和瑞士,是在惩罚与他们有紧密合作的德国企业。德国是奥地利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一段时间以来,德国一直在向奥地利、瑞士等邻国施压,要求他们放松“银行机密”,向德国财税部门公开德国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情况。但奥地利和瑞士政府只同意在涉嫌犯罪时,向德方提供有关嫌疑人的资金情况,不同意提供全部德国存款者的情况。这背后,瑞士、奥地利等国除了考虑其国际信誉外,还有切实的经济利益。瑞士政府估算,如果瑞士放弃“银行机密”,可能会给瑞士造成94亿欧元的损失。奥地利副总理兼财长普勒尔也重申,奥不会与别国“自动交换银行机密”。

围绕“银行机密”,德国与瑞、奥两国还出现了“口水战”。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不久前将他们喻为“印地安人”,称将其列入“逃税天堂”黑名单,吓着了他们。瑞士的一家媒体则以“可恶的德国人”为题,对德国财长反唇相讥。瑞士人民党议员弗利克指出,在美国,曾有数十万印地安人被“碾平”,德国财长的意思就是“要么你们听我的,要么我碾平你们”。奥地利媒体则指出,1933年希特勒曾颁布法律,规定德国人去奥地利必须缴纳1000帝国马克。德国现在惩罚与奥地利做生意的德国企业,如出一辙,“是给施泰因布吕克一本历史书的时候了”。

不过,奥地利、瑞士等国也意识到,要坚守其“银行机密”已越来越难。欧盟27个成员国中,只有比利时、卢森堡和奥地利三国还在挺着,而比利时已宣布,从明年起将全面执行经合组织的相关标准。

(本报维也纳4月2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