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系上保险带 走向大市场

2009-04-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宏伟 我有话说

4月23日上午,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东古村的村民们早早就来到了村里的文化广场。中午12点,新绛县绛州蒲剧团将在这里为他们演出精彩的蒲剧折子戏,演出前半个小时,能容纳三四千人的村文化广场已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望着充满着期待的热情的观众,恰好坐在记者前面的绛州蒲剧团音乐指导王世英有些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像这

样的演出,他们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而正要开始的这场演出,是他们在东古村八场演出的第二场。谁又能想到,仅仅就在一年前,绛州蒲剧团还处于一个连最基本的工资都难以发放,全团仅剩28人,越来越难以维系的局面。

造血和输血相结合,先强身再下海

绛州蒲剧团的前身新绛县蒲剧团原是一个国营性的事业单位,1947年建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山西乃至全国就享有很高的声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逐渐走入低谷。到2005年,剧团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收入越来越低,全团年收入仅20万元左右。效益低、工资低,演职人员特别是骨干力量严重流失,剧团的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演出时竟出现了1500人的剧场观众仅有100多人的现象,还有不少人中途离场。面对这一现状,新绛县委县政府开始着手对蒲剧团进行改革。

如何对剧团进行改革,当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中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求事企分离,干脆把剧团推向市场,任其自由发展,自生自灭。另一种意见认为:剧团是县里的门面,不能丢掉,言外之意要政府包养起来。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县委、县政府认为这两种做法都不可行。如果完全不管推向市场,不符合文化发展繁荣的要求;如果政府大包大揽养起来,剧团就没有了生存的压力和发展的动力。新绛县县长王志峰在谈到当初蒲剧团的改革时说:“不论怎样,文化体制改革都要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这一目标出发,只有贯彻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要求,根据剧团的发展实际进行改革,剧团才能有出路。”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县委、县政府决定,变原来单纯的“输血”为“造血”、“输血”相结合,先培育扶持,再谋求发展。

针对蒲剧团的现状,新绛县委、县政府先做了两件事:首先加强剧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制前,剧团没有立足之地,没有排练场地、宿舍、存放设备的场所,一直是居无定所,而且设备陈旧,丢失严重。改制中,县里筹资260余万元,一方面收回过去由宾馆承包的剧院,整修一新,新上了变压器等必备的设施,解决了剧团有住所、有场地的问题;另一方面重新购置了服装、灯光、音响、道具、乐器等,使蒲剧团达到县级剧团一流装备水平。第二,创新扶持方式,解决剧团的后顾之忧。从2009年开始,县政府每年拿出30万元,做为剧团“送戏下乡”的奖励和补贴,同时给剧团规定了每年送戏下乡100场的任务。此外,积极为在改制中下岗的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减轻剧团负担,促其轻装上阵,平稳过渡,最后再慢慢由“减奶”到“断奶”。王志峰说:“我们改制的原则是对事不对人,就是县里不解决剧团人员的编制和工资,政府拿钱买你的演出,使剧团先有基本的保障。”他把这一举措形象地概括为“系上保险带,走向大市场”。

抓好队伍和剧目建设,练好内功谋发展

对一个县级剧团来说,演员队伍和剧目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发展条件。为了加强剧团的队伍建设,新绛县委、县政府确定由县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负责主抓这一工作,在新绛蒲剧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绛州蒲剧团。采取团长聘任制,演员招聘制,聘任全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剧传承人武俊英任团长。在原在编的52人中,通过自愿报名和公开选拔相结合的方式,聘用了12人;从社会公开择优招聘了53人,使现有的演员队伍中有获得国家戏曲梅花奖的1人,获得省戏曲杏花奖的1人,获省市其他奖项的有12人,大大提高了演员队伍的实力和水平。同时进行工资改革,实行能力加工龄为基本工资,再加演出补贴的工资制度,改变了过去由团长一人说了算,想给多少就给多少的做法和演多演少一个样,演好演坏一个样的状况。尤其是整顿团风,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在剧目建设上,新组建的绛州蒲剧团在团长武俊英的带领下,一手抓老剧目的恢复,一手抓新剧目的创作和排练,在很短时间内就排出了传统戏《宫廷恨》、《四进士》、《打金枝》、《清风亭》、《窦娥冤》,现代戏《亲情》、《飘来的媳妇》等十出大戏和《苏三起解》、《通天犀》、《表花》、《三娘教子》、《断桥》、《舍饭》等十几出折子戏,使剧目常演常新。尤其是新创排的现代大戏《亲情》,在运城市第十九届关公文化节展演期间引起轰动,城乡群众踊跃观看。虽然中途下雨,但观众热情不减,坚持要看完演出。最后因怕设备淋坏,经再三解释并承诺随后补演,观众才依依不舍地离场。

通过一年来的改制,剧团人员思想稳定了,演出水平提高了。现在,剧团演出一场的收入已从改制前的四五百元提高到五六千元。过去一年剧团收入只有10几万元,今年1至4月,已演出百余场,收入37万元。同时,剧团还积极参加文化下乡,为山庄窝铺、老弱病残义务送戏十多场。蒲剧团团长武俊英谈到这些变化时说:“传统戏曲不是没有市场,剧团以前的困境,是内部体制机制造成的,和市场没有关系。只要体制理顺了,演出质量上去了,就不愁没有观众。”

总结成功经验,全面推进文化产业改革

在总结绛州蒲剧团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新绛县委、县政府又把眼光盯在绛州鼓乐艺术团及绛州鼓乐的发展上。绛州鼓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1988年组建的绛州鼓乐艺术团是一个民营的农民演出团体,成立20多年来,他们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由一个不起眼的农民锣鼓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业艺术团。曾先后参加了国内许多重大庆典活动的演出,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过,并多次出访丹麦、摩洛哥、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参与文化交流。在其带动下,目前新绛县专业鼓乐演出团体已发展到9个,专业演员2000余人。

但是,近两年来,由于管理体制僵化、鼓乐演艺市场的无序竞争、人员流失等因素的影响,绛州鼓乐艺术团目前处在了由兴盛转为衰落的拐点上,新降县委、县政府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王志峰说:“虽然鼓乐团的生死存亡不会影响县财政收入,但会影响到新绛文化的发展。而要想改变鼓乐艺术团的现状,仅凭鼓乐团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绛州鼓乐的发展要靠政府的扶持。”借鉴蒲剧团改制的做法和经验,新降县从今年开始,实施了绛州鼓乐艺术提升工程。主要做法是:改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合资源,建立绛州鼓乐艺术集团公司;稳队伍。探索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留住和吸引演职人员,选拔培养高水平的鼓乐人才;建基地。建立鼓乐艺术中心,形成集学校、办公、排练、演示、研究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出精品。聘请国家一流专家策划编导一部精品民族鼓乐剧,在国内外巡回演出。在精心包装打造的基础上,将其推向市场,使它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不断发展,越来越强壮。

谈到绛州鼓乐的发展前景时,王志峰说:“新降县现有鼓乐专业演员2000多人,还有1万多的业余鼓乐爱好者。我们现在除了对鼓乐艺术团进行必要的扶持以外,还开展了‘鼓乐艺术进课堂’活动,在小学开设鼓乐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发现鼓乐后备人才。如果将来我们有5万人的鼓乐演出队伍,就能形成一个文化产业,进而形成一个演艺―办学―制鼓―皮革―养牛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就能用文化来带动新绛经济的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