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政重在“三问”

2009-05-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朱文鸿 我有话说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也是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

民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和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要赢得民心,就要倾听民声、了解民意。

民声、民意不在书本上,不在官衙里,而在群众中。我国古代的一些为政者早就懂得这个道理。周朝,朝廷就设有专门的采诗官,常年巡游各地以采集民间歌谣,从中体察风土民情,考察朝政得失。唐太宗坚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鼓励谏诤,采纳良言,造就了贞观之治。那些刚愎自用、闭目塞听、偏听偏信者,往往是失道寡助,导致天怒人怨、国破身亡。

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蕴藏在群众之中。许多好经验好办法都是群众创造出来的。坚持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是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的根本途径。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现在有的干部联系上级多、联系领导多、联系老板多,而联系基层少、联系群众少,尤其是联系困难群众少。一些领导干部上任伊始,“政绩冲动”便十分强烈。他们只重视任期内上项目、出“政绩”,对事业发展缺少长远规划,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漠然视之;只求本届有“政绩”,只求短期效益。他们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拳绣腿,好提一些徒有虚名的“大口号”,摆一些花里胡哨的大场面,今天办这个“节”,明天开那个“会”,动不动就提“全国第一”、“世界领先”,一味追求吸引“眼球”。群众把这样的行为称为“穷折腾”,其结果必然导致违背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遗患无穷。这种风气不改变,干部就会脱离群众,党就会失去对人民的凝聚力。

今天,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以及党自身的状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需要注重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谨防脱离群众。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注重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及时分析研究群众诉求,不仅可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感情,而且可以集思广益,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与途径。所以,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进行决策和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想一想、问一问自己对群众的呼声、意见、建议倾听了没有,听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首先,要端正态度。倾听群众呼声,贵在态度真诚,与群众平等相待、开诚布公、推心置腹,不但听认可、听赞扬、听感谢,更要听批评、听意见、听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全面、客观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要拿出甘当小学生的勇气和态度,虚怀若谷,真心实意,这样才能听到真言,才能听得入耳入心。如果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端着架子、摆着姿态,就难以听到真言。

其次,要常听兼听。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了听唯唯诺诺之声、觥筹交错之声、赞美叫好之声,而对人民群众的心声、呼声却置若罔闻。有的同志自以为是,对群众意见不以为然;有的敷衍应付,听意见只是做做样子;有的只听顺耳的话,听不进半点不同意见;有的名曰听意见,实则对群众发号施令。这无疑会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形象。只有常听、兼听,才能对事物有较为完整、科学的认识,从而能够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还要多听逆耳之言,少听唯唯诺诺之声。

再次,要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要求我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如果长期足不出户、端坐机关,或者深陷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之中,那就会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听群众在想什么、议什么、盼什么。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真实反映群众愿望、虚心吸纳群众智慧、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的决策和举措,往往能够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那些劳民伤财的“学费工程”、有始无终的“烂尾工程”、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则常常是决策者闭目塞听或者为一己的私利而歪曲民意所结出的“苦果”。只有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人们的呼声和愿望,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和症结,进而加以改正和完善。

最后,要完善机制。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不能只凭听一二次汇报就判定一个干部水平的高低和政绩大小,必须把党组织的考核与群众的评价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将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要让那些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干部能够得到重用,让那些成日忙于投机钻营、拉拉扯扯、上窜下跳的“折腾”型干部遭到组织和群众的唾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