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凯歌

2009-05-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四川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我有话说

2008 年5 月12 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和灾区人民群众一起,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去。

一年来,被地震破坏得满目疮痍的大地逐渐恢复了盎盎

生机。一排排永久性住房在废墟上鳞次栉比,一所所新建学校飘出孩子们琅琅读书声,一条条平整道路逶迤伸向远方,一座座工厂机器马达轰鸣。灾区到处是一派兴旺景象,人们繁忙的身影映衬着自信的脸庞。这一切,都昭示着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实践,以生动的事实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效的组织力和动员力

特大自然灾害不仅是对一个国家民族意志的考验,也是对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考验。同样性质和规模的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后果。在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面前,社会主义制度再次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党中央、国务院迅速成立了全国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建立起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举全国之力,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地震发生后半小时,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了抗震救灾的重要指示,两个小时后温家宝总理便风尘仆仆赶赴灾区。当天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就召开了专门会议,并迅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全党、全军迅速行动起来。震后13分钟,全军就启动了应急机制,短短几天,全军和武警部队13万精锐20余个专业兵种便雷霆开进,全部到位。震后10分钟,四川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会议,紧急会商部署抗震救灾工作,1小时后省领导便分赴6个重灾市州现场指挥。全国各地几十万救援队员和医疗队员、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也星夜兼程、急驰灾区,地震、民政、卫生、工业、交通运输、电网、国土资源、气象、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协同部署,积极调集人员、支援物资、收治伤员、安置移民、建造临时和过渡住所,对灾区进行全面援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作出如此大规模的部署并进入极为有效的工作状态,可以说是创造了抗击自然灾害的世界纪录。这是我们国家领导人及人民高度责任心和高效率工作的集中体现。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强有力领导下,地震灾区共有84017名群众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其中1万多名重伤员被快速转送全国20个省区市375家医院,1510万名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881万名灾区困难群众得到救助,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开始前全面复课开学,切切实实做到了让灾区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以来,四川灾区没有饿死一个人,没有发生一个重大次生灾害死人事件,没有发生一件重大疫情,创造了我国乃至全球抗震救灾史上的奇迹。所有这一切,都生动、清晰地记录下了我们党、我国政府对人民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效的组织力和动员力。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事实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制度组织力、动员力强和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使中国人民明白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旗帜下,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得到了极大升华和大力弘扬,成为我们赢得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胜利的精神保障。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加油、中国加油,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强音。在抗震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全国各族人民忧心如焚、戮力同心、生死与共。成千上万的志愿者自发从天南地北赶赴灾区,成千上万的人自发前往遍布全国的献血点争先恐后无偿献血,成千上万的人自发为灾区慷慨解囊。山东农民自驾拖拉机星夜赶往灾区,唐山地震孤儿捐巨款回馈社会,企业老总背负现金分发给农民,海外华人华侨争先恐后向灾区赠款赠物,各地献血站瞬间排起长队,血库一时间为止胀库……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厂矿、从机关到基层、从街道到学校,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全民族风雨同舟的强大合力。在抗震救灾第一阶段,先后有20多万志愿者、400支专业救援队、9万名医务人员活跃在抗震救灾最前线,共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款600多亿元。无论是志愿者人数、志愿献血人数还是自愿捐款捐物人数,都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抗击自然灾害的历史之最,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降临时空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后,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19个省市承担了对四川灾区的对口支援任务。各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省市的党政一把手纷纷带队前往灾区,查看灾情,积极落实支援任务,再次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全国一盘棋”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越性。

对比1933年离汶川不远的叠溪大地震灾民孤独无缘的悲惨遭遇,灾区群众深切感受到:新旧社会两重天。遭遇自然灾害是极其不幸的,但是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却是十分幸运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焕发和升华中华民族空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灾区人民群众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行历史上最大的省市对口支援,分担灾区人民的损失和负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快速有效地组织如此史无前例的抗震救灾大会战,保证灾区人民尽快过上正常生活。一位网友说得好:“再大的灾难除以13亿,我们都能承受;再小的支持,乘以13亿,都是无比巨大的关怀。”无论是“除”还是“乘”,都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事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的伟大旗帜,是支撑和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克时艰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但这一民族精神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才能得到最大的爆发与升华。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保障力和支撑力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胜利,离不开强大的国力支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平均每年增加448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平均每年增加133.5元,实际增长6.3倍。与此同时,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4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胜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资金和技术保证。

汶川地震,灾情极为严重,重灾区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4625万,倒塌房屋778.91万间,损坏房屋2459万间。民居、工厂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北欧的一位救灾官员感慨地说:中国这次地震,“受灾人数比北欧5个国家人口的总和还要多。”面对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党中央和国务院迅速从全国各地紧急调运救灾帐篷157.97万顶,活动板房42.59万套,被子486.69万套,衣物1410.13万件,成品粮油16.63万吨,瓶装水216万箱,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达1510.62万人,向灾区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为孤儿、孤老和孤残人员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保证灾区群众每个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一个多月里,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便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43.13亿元。与此同时,针对灾区地形气候复杂,次生灾害繁多,救援难度艰巨的特点,国家首次大规模动用了各种高科技现代化手段,卫星及遥感飞机为震区“拍照”,生命探测仪、搜救犬被广泛用于寻找生存者的行动,“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以及微型卫星地面站提供通讯保障,直升飞机、军用运输机、民航飞机筑起空中生命通道,“野战医疗方舱”第一次以“实战”形式走上第一线,科技成为战胜地震灾害的有力支撑。

为加快灾区恢复重建,尽快恢复灾区人民正常生活,今年中央又决定将原定3年恢复重建的任务提前1年完成,并相应安排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7000多亿元。在国家迅速调动国家资源支持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半个多月时间里,灾区人民便收到社会各界捐赠款物高达415亿多元。试想,如果我国今天还像改革开放前那样,国家GDP只有几千亿元,人民群众年均收入只有几百元,发生这样严重的地震灾害,国家怎么可能调拨出这样大量的物资和资金?人民群众怎么可能捐出这么多的款物?中央怎么可能作出两年完成恢复重建任务的决策?又怎么可能创造出短时间内转移安置1500多万受灾群众,保证所有受灾群众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在整个抗震救灾期间没有出现一起重大次生灾害和死人事件这一人间奇迹?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生动实践表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离不开强大的国力和雄厚的物资基础,而强大的国力和雄厚的物质基础来源于我们持之以恒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才使国家具有了从容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强大物质储备、技术支持和资金,才使全国人民有了捐赠大量款物的经济实力,才使中央有了两年完成恢复重建任务的坚定信心。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和战胜各种特大自然灾害。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胜利,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卓越的领导力和基层组织强大的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处变不惊、沉着应对、科学调度,广大共产党员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和全国人民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赴危难,谱写了一曲曲抗震救灾的壮丽凯歌,再次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再次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基层组织强大的战斗力。

一是统筹协调,科学指挥。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爱心如潮。十几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战士、20多个兵种,几十万志愿者,成百上千的救援队,山一样的救灾物资,从祖国四面八方涌向灾区。面对海一样涌来的援助,党中央、国务院统一指挥,精心部署,灾区党委、政府和各方救援力量紧密配合、同心协力,在道路不通,通讯不灵,施救场地狭窄的情况下,保证了救援队伍能够迅速到达救援地点,各种救援工作能够有序展开。成千上万被埋群众的抢救、几十万伤病员的救治、几百万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每天几百吨救灾物资的发放……整个救灾工作就像钟摆一样,井然有序地进行,没有出现混乱。

二是科学决策,有序推进。自抗震伊始,党中央、国务院就科学地制订了抗震救灾的总体方案,首先是尽一切力量救人、转移危险地区群众、打通交通生命线,一个星期后,扩大搜救范围,救援重点适时地由乡镇扩展到全部村寨。在抢救生还者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后,立即将防止次生灾害、加强卫生防疫提上议程,医疗队伍和医药器械物资覆盖所有灾区,确保了大灾之后不出现大疫;对于受地震损害的上千座水库进行全面检查、排险,对地震造成的堰塞湖逐一清除,确保了不发生大的溃坝发生。与此同时,对转移异地安排的受灾群众,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吃饭、饮水、穿衣、住宿等问题,并深入细致地开展灾区群众思想工作和心理抚慰工作,确保了灾区社会稳定和灾民情绪安定。整个灾区的管理忙而不乱,救援工作有序进行。这样科学有序的抗震救灾,不仅最大限度地抢救了生命,保障了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为后来的恢复重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地震发生后,国务院第一时间成立了涉及地震、卫生、防疫、水利、地质等多学科的专家委员会,作为决策咨询机构,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北川县城上游3.2公里的唐家山形成了一个总容积约3.2亿立方米的巨大堰塞湖,成为威胁下游工业重镇绵阳市上百万群众生命安全的巨大“悬湖”。在专家们的参与下,抢险指挥部作出了开挖泄流渠人工泄洪的抢险方案,同时为防万一,又作出了1/3、1/2和全部溃坝三种预案,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过抢险官兵和绵阳地方政府20天的紧张努力,唐家山堰塞湖抢险避险工作取得了最理想的结果,几亿立方米洪水得以安全下泄,下游上百万群众没有出现一个伤亡,创造了整治堰塞湖的世界奇迹。正是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成为我们党在此次抗震救灾中攻克难题,化解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法宝。

灾区基层党组织展示了强大的战斗力。震后的尘埃还没有散尽,一个个临时党支部便成立起来,成为组织灾区人民抗震自救的主心骨和领导核心。地处大山深处的阿坝州理县杂谷脑镇,地震发生后仅半小时,全镇243名共产党员便自发集结在镇党委,紧急研究抗震自救方案,4小时内救出26名受灾群众,12小时内将受灾群众全部转移。都江堰市虹口乡地震后成为一座“孤岛”,交通、通讯与外界完全阻断。乡党委班子一班成员在党委书记马远见带领下,震后10分钟便在政府大楼废墟上成立了虹口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将机关党员干部分成9个组,迅速赶赴学校、医院、村庄组织自救,仅用一天半时间,就转移灾民6000人,从废墟下抢救出伤员66名。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次地震灾害中,仅四川省灾区基层党组织就组建各类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1.8万个,组建临时党组织720个,参与抗震救灾的党员118.3万人。省级机关和非重灾区也积极组建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抢险队、服务队等各类救援队伍1.91万个,总人数达71.1万人。广大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挺身而出,昼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以他们的模范行动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共产党员”。全国各地党员带头踊跃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其中仅特殊党费一项就达80多亿元。我们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一心为民的光荣传统,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再次得到充分体现。

我们党在抗震救灾中所展现出的卓越领导能力,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再次证明我们的党和党的各级组织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我们坚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就没有任何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够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执笔:周治滨张忠仁王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