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界通史教材编写研讨会”述要

2009-05-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梁占军 我有话说

在不久前由首都师范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世界通史教材编写研讨会”上,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研究所和出版社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结合高教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齐世荣主编的四卷本《世界史》教材,就如何编写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通史教材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新版四卷本《世界史》教材是我

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世界通史教材编写方面的重要成果。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武寅指出,加强世界通史教材的编写,对促进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乃至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都具有重大意义,新版《世界史》教材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武汉大学胡德坤教授从纵向比较了1962年周一良、吴于廑共同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四卷本《世界通史》,1994年出版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和最新版四卷本《世界史》,指出上述教材具有的共性是:权威性、学术前沿性和理论创新性。浙江大学沈坚教授认为四卷本教材基本反映了国内现有的世界史研究水准,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其“厚今薄古”的体例有很大特色。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王方宪编审指出新编四卷本教材与六卷本有继承延续的关系,但决非六卷本的修订。四卷本教材突出了“抓重点、求深入、图创新”的思路,具有三大突破:第一,在全球史观的指导下突破了社会发展形态说的约束;第二,以文化和文化交流的史实丰富了世界史教材的内容;第三,改写了部分已有成见的重大历史认识和观念。

会上,部分参与教材编写的学者介绍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西北大学彭树智教授提出文明交往是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的认识。他指出:人类历史一直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问题,对于世界历史的文明交往规律性等问题应从文明自觉的角度加以思考。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教授以梳理西方的世界历史观念的发展演变为基础,论证了全球史并非只是世界通史的一种体例。他强调全球史是一种认识方法,即把问题放到全球视野下去考察,其核心理念是互动。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指出,20世纪世界史的内容是由三种类型的国家,即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由殖民地半殖民地演化来的政治独立国家以及交织其间的国际关系和经济文化关系所构成。因此可以尝试以这三种类型的国家的纵向发展为经线,以国际关系和经济文化关系为纬线,通过较长时段的考察把现当代连接在一起,勾勒人类历史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吴伟研究员以苏联史学科为例,说明世界史学科的发展是如何促进世界史教材的编写的。他指出学科发展与教材的编写是个互补的过程,从学科的高度看教材,必须注意保持其学术生命力,教材的学术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规范性和共识性;知识更新与观念更新;紧扣学科进步的前沿。

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在会议总结时指出,评判教材优劣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与时代的脚步合拍,能够反映时代的需要。但由于时代是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因此任何时代出现的任何教材,无论从知识还是从认识的角度看,即便现在是符合时代的需要的,也仍然要受到历史的局限。因此,我们期望将来能够编写出在国内外都有影响的世界史教材。

此外,与会者还就如何编写中国特色的世界史教材纷纷发表意见,其观点涉及教材编写的理论指导、史实把握、体系构建以及教材版本多样化等问题。在理论指导方面,北京大学马克?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强调编写世界史要关注史学理论问题。他们指出我们目前编写世界史教材存在的局限,是大多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编写世界通史。用西方人的方法和眼光来认识世界,其结果是我们认识的世界史就只能是西方人眼中的世界史。为此,他们强调编写一套体现我们自己的理论和视角的世界通史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在体系构建方面,复旦大学黄洋教授提出了创新中国特色的世界历史体系的问题。他指出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属于我国学者的完整的世界史体系,现有的关于古代、中世纪、近现代的划分是欧洲人的框架,我们应该研究中国人的世界通史编纂体系。南开大学王敦书指出,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世界史体系有五种,即社会经济形态史观、整体世界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生态环境史观,其中整体世界史观较有中国人的创见,值得肯定。

新版《世界史》主编齐世荣谈了对研究世界史的看法:第一,研究世界史,不仅仅是研究某一个问题、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要对世界史有一个贯通的看法。目前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都增强了,应该在研究世界通史的基础上编写世界通史教材。第二,世界通史的研究不是简单的国别史的拼凑,它需要有一个体系把各个国家和地区统合起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要写出使每个国家都满意的世界史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放弃探寻和使用世界史体系,我们需要用它来说明和解释世界历史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第三,进行世界史的研究,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可以齐头并进。宏观研究需要微观和中观的研究做基础,但也不必等到它们都充分发展之后再进行,期望中青年学者在世界史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